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摧古拉朽之势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正经历一场几十年未见的企业级数据中心革命性巨变,而这一些的转变皆因软件架构的改变。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摧古拉朽之势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正经历一场几十年未见的企业级数据中心革命性巨变,而这一些的转变皆因软件架构的改变。它动摇了科技巨头之间长久以来的格局,所有的 IT厂商,都在争先恐后地重新定位自己,寻找自己在将来的立足点。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软件究竟如何改变了硬件设计?面向未来的硬件架构设计方向又在哪?日前,我们有幸来到了国内最大的服务器厂商——浪潮,进行了一次围绕数据中心的技术探秘。
互联网正在改变什么?
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目前数据中心的采购大户,按照浪潮的统计,有40%的服务器是互联网行业所采购,大规模集群系统,动辄数千甚至更多数量的服务器让互联网的整体市场增速已经超过了服务器市场的平均增速。而电子商务、搜索门户、视频下载、社交游戏、存储分享等应用也正在带动新一轮的硬件投资热潮。
而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的软件技术架构也正在重新定义整个数据中心硬件架构。互联网公司对每一类应用的运行特征、资源需求模式等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针对这些应用需求“量身定制”服务器、网络或存储,乃至机柜和数据中心,更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定制化、ODM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最根本原因。再有,由于互联网公司自己开发软件,使得他们能够在软件设计之初,就针对不同的硬件技术(例如,SSD)开展针对性的优化,因此与之匹配的硬件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应用系统的效率。
一台Smartrack的部署密度要比传统机柜提升了将近50%
浪潮集团副总裁王虹莉表示:“现状就是大型综合性网站自建、合建机房加速,定制化的需求开始增多,整个服务器的形态也正在向模块化融合型高效数据中心转变。从具体需求上来看,互联网应用的计算性能、存储、应用、成本等采购要素,以及大数据分析、高IO处理的需求以及能耗、环境等也正在重新定义服务器的设计。”
“SDN新型网络架构、低能耗、高密度IT设备、新型的高IO处理能力部件以及绿色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企业目前对硬件的需求”。因此,浪潮的高密度四子星服务器、SmartRack整机柜、SSD、万兆高IO服务器、ARM等新架构服务器是浪潮面向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新型可定制化的硬件。王虹莉进一步谈到了浪潮对新技术的理解,“以微服务器应用来看,比如前端接入类应用过去用大机器去承载,一个服务器上跑数百个线程,而现在仅需要十来个线程就可以满足,这样的维护成本以及能耗更低。此外,对云存储来说,数据存储客户追求的是存储容量,希望把计算和存储无关的东西做得尽量简化,成本尽量低,把硬盘做得足够多。只要不需要存储的实时在线类应用,很多计算可以放在离线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应用对计算的要求也降低了,所以出现了1U服务器装12个硬盘的存储服务器。”
采取机柜统一供电方式
更方便运维人员的前插拔端口
浪潮在定制化上的优势
定制化无疑是近两年服务器行业的主题。2011年,当Facebook启动OCP项目,通过开放计算设计,将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硬件市场向小型企业开放。这种开放给IBM等传统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变革:所有的服务器、存储都在向开放式计算设计——自己独立设计硬件,然后交付代工厂制造,而这是否意味着服务器厂商们正在失去对硬件产品设计的控制能力呢?对定制化而言,浪潮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OEM、ODM厂商竞争呢?
对浪潮而言,从OCT到天蝎计划(由Intel发起的统一标准的设计规范),用四年的时间做了四代产品,SmartRack架构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由整机柜作为一个高密度的单元。摒弃传统服务器单机电源、风扇、管理独享的设计思想,将供电、散热和管理单元统一集中。使得部署对象从单台服务器变成集成的数据中心模块,并且还具有自动化的到货一致性与状态检验系统,加电后可自动完成整机柜所有部件的状态监测,使得到货检验时间由原来的1到2小时,缩短到分钟级别。
浪潮自研发主板
据悉,浪潮在去年已经完成了百度内蒙古数据中心单日3000节点的交付。
“未来的数据中心交付将是服务的交付,不再是纯粹的软硬件,而是交付服务”,“SmartRACK目前的交付模式已经不再是单台服务器部署软件再集成的模式,而是系统的融合,完全的池化,软硬件一体化整体交付的模式。”
此外,王虹莉认为,相对于传统的ODM、OEM厂商,浪潮这样的服务器厂商竞争力依然很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ODM竞争力在低价或规模化,产品线的简单造成了客户很难形成长期的合作,此外,对技术理解的不足也是ODM厂商们最大的硬伤。
“如果说十年前,浪潮在产品设计能力上比不上ODM厂商,那么现在这个鸿沟已经填平了,目前浪潮可以做到四个月交付一个产品,不仅如此,在服务能力、客户需求上更可以做到本地化服务体系、快速响应。”
未来的挑战
“未来浪潮最大的挑战是技术资源的投入,当硬件的价格比拼达到极限时,必然只会剩下软件及服务的竞争”,对于未来的竞争,王虹莉认为浪潮的发展线路已经非常清晰,“目前浪潮有50%左右的研发资源投入在了新产品的开发上,未来这个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尤其在资源池的研发上,如果要想将计算和存储完全池化,需要两年的时间配合产业链的成熟。另一个在于交付的能力,过去对一个服务器厂商而言,大规模的交付,交付和传统的交付完全不同。你一天还要交付5000台服务器,这在原来都是想不到的。我觉得还是对整个运营能力的一个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