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技术滚动 >> 正文
 
4S数据中心与您共赢云时代
http://www.cww.net.cn   2012年3月7日 17:37    

IDC的云诉求

电刚刚发明时,用户自己购买发电设备,随着电网的发展,用户逐步转向购买发电厂的电力。在未来,用户将象“用电一样”按需购买信息服务,云计算就好比“信息电厂”,用户只要把终端连接到网络上,就能够获得计算、存储、软件等服务,如同把电器插到电源插座上就能够获得电力一样。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核心特征是:弹性(按照业务需要灵活部署)、绿色节能(动态的能源管理)、高密度与智能化(云计算虚拟化需求)。

匹配业务发展弹性需求

变,是信息时代永远的主题,以微博为例,从诞生到普及仅用14个月就达到5000万用户;网络数据流量每18个月翻1倍;IT设备更换周期为3年,10年就出现了3代服务器(塔式/机架/刀片)……业务发展如此迅猛,而传统数据中心平均建设周期大于2年,使用年限更是超过10年,显然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业务变化与挑战,数据中心能否实现“拎包即住”、“按需部署”?

呼唤绿色

数据中心用电量巨大,而1/3的电量因低效而浪费。以一个拥有500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为例,服务器电费达到180万元,而用于服务器冷却的空调等设施,其耗电量几乎等同于服务器本身的耗电,这样每年电费将达到350万元人民币。不断攀升的能耗成本,催高了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云计算数据中心呼唤绿色节能。

高密度与智能化

云计算两大核心技术——分布式计算与虚拟化技术要求大量的服务器运行,对海量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机柜高密度部署是支撑云计算虚拟化应用的根本。传统数据中心平均功率密度为3千瓦/机柜,空间利用率低,仅约38%,机柜空间浪费严重,无法支持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而管理上一般采用动力环境监控或依靠人工巡视,动力环境监控仅提供故障报警,不能自动处理突发事件;人工定时、定点巡视则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成本高企,无法满足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的诉求。

4S数据中心依云而变

如何改变现有数据中心建设模式,从而在设计上支撑云计算应用,匹配云业务发展,已成为各企业CIO的最大难题。针对客户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华为推出4S高密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覆盖全系列全场景,帮助客户实现成功。

·Simple(快速部署)

数据中心L1层通常包含八大子系统:供电、制冷、综合布线、集成管理、消防、防雷接地、机柜和装修。传统数据中心按专业设计建设,八大系统交叉施工,专业人员实施和管理,建设复杂,难以复制。华为把三大核心部件(供配电系统、机柜系统、制冷系统)架构模块化,接口的标准化使工程界面清晰、管理简单;工厂预制模块及现场积木式的拼装,减少了现场工程量,也降低了规划难度,实现部署容易,建设周期缩短。

对比传统数据中心2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仅需3个月,集装箱数据中心1周内即可完成部署。室内安装无需架空地板,仅需2.8m净高;室外集装箱数据中心可移动、易运输,只需提供电力、场地即可,实现了真正的“即买即用”。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数据中心  IDC  云计算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