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 >> 正文
 
提升无线校园性能 始于WLAN规划
http://www.cww.net.cn   2010年7月24日 05:47    通信世界网    
作 者:福禄克网络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WLAN(无线网络)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到目前为止,中国WLAN建设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WLAN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且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从原来的非集中控制架构公共热点向集中控制架构转型,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无线校园网。

双向需求造就无线校园

集中控制架构WLAN网络在中国高校内快速部署有其双向需求。首先,高校是我国大多数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和试验田,对新科技应用有极强需求,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非常高,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方向,其中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内容独立成章,体现了中央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其次,高校自身也具有WLAN网络这类新技术应用的土壤,近些年各类学校的高速发展,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具备了大量的潜在用户群,这是一个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素质、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同时他们有学术交流和日常学习的多重需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之类的无线设备普及率相当高,这都是WLAN普及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校内用户密集程度相当高,其应用经验对发展中的集中控制架构转型WLAN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线校园现状分析

从2009年起,许多WLAN运营商就开始尝试为高校提供3G+WLAN的数据服务,但后来他们发现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他们在进行3G+WLAN混合组网时,采用的基本都是基于54Mbps的802.11g WLAN硬件方案,当高校提出更高的应用需求时,ISP会表示无能为力,因为802.11g 54Mbps设备无法通过软件升级为300Mbps或者600Mbps的802.11n WLAN网络。同时,许多高校同一个AP位置上通常有多家运营商的WLAN信号(防垄断),许多学校校园网也有自建的WLAN信号,这些信号互相干扰,最终导致各家无线网络均不能正常使用。而学校用户上网地区、时间集中的特性,也使许多校园WLAN网络从表面看来,部分高校无线校园实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原因来自ISP和学校双方,其实他们的本质完全相同,那就是部署WLAN时缺乏规划。

规划与安全的因果关系

 

无线局域网最大的优点是数据传输灵活,不受线缆制约,但这同样也是其最大的安全隐患。未经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监听、双向欺骗、暴力破解、MAC地址克隆等非常规手段攻破WLAN安全防线,通常网络管理者会用开启WEP加密、变更SSID、禁止广播、禁用DHCP、添加白名单等方式进行防范。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绝大多数WLAN网络建设时缺乏规划,建成后几乎没有进行无线检测,并不能将WLAN危险降至最低。

覆盖区规划是WLAN安全的必要规划之一,要部署安全的无线访问点,第一步就是合理放置访问点的天线,禁止信号在规划覆盖区以外的地区传输,在无线网络部署完成之后,还需对无线信号强度、覆盖地域、干扰情况进行详细勘测,并在网络拓扑图中详细记载备案。在无线网络投入使用后,还要进行网络维护规划,这需要网络管理者定期对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接入审查,检测越频繁非授权用户接入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无线网络维护规划对于无线校园这种用户密集、网络负载较高、对身份认证有极高要求的无线局域网而言有很高的安全价值。当然,无线网络不同于有线网络,无法进行定点检查,因此一个手持的无线信号扫描设备是无线网络管理者非常需要的。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刘启诚    联系电话:010-6711871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WLAN  规划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