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奖得主高锟:光纤改变人类通讯模式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0月9日 09:28 第一财经日报
作 者:孙进
当76岁的“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被宣布荣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在美国硅谷一家为老人服务的健康中心主任帕克女士才知道,在这里治疗的一位瘦弱而和气的老人原来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 此次,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奖。遗憾的是,这位1933年出生于上海的华裔物理学家因为罹患轻度老年痴呆症的原因,不能亲自前去领奖。但他的成就,使得光纤网络已经遍布地球,架构出了当今信息网络社会的基础。 人类通讯模式的彻底改变 “光纤没有铜,偷了也没用。”分布在中国广袤国土上的一些光纤网络铺设处的标语,幽默地注释着高锟一生的成就。 高锟是第8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中首次提出将玻璃纤维和光用于通讯的理论,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 用他的理论为指导,就是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用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革命。 高锟提出的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许多人都认为匪夷所思。高锟为了寻找到没有杂质的玻璃,经常去玻璃工厂和实验室去讨论玻璃的制法。后来,他克服了外界的不断质疑和种种困难,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 1981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纤细的光纤取代了体积庞大、造价昂贵的铜缆,此后改变人类社会的互联网诞生,也以此为基础而促成。人类资讯的传输方式再次经历了一场全球革命,高锟“光纤之父”之名由此传遍世界。 因高锟的理论而生的产业庞大得无法估计,从光纤光缆的制造,到光纤网络通信系统;从通信网、电视网到互联网;从打网络游戏到看高清电视,光纤是整个人类信息社会的基础。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高锟曾经自信地讲过,光纤通讯1000年也不会被其他工具取代。 光网络的铺设正方兴未艾。跨越海洋和城市间的铜缆已经被光缆取代,但延伸到家庭的线路中,光缆的成本还与铜缆进行最后的“成本斗争”。 “光进铜退”、“光纤到楼”、“光纤到户”,目前不仅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重要发展目标,更是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 2009年上半年,国内光纤需求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需求国。LightReading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2009年全球光纤用户数增长率将超过32%,在今后几年,该市场还将继续以接近30%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全球光纤连接家庭将达到1.3亿户。 高锟是“光纤之父”,却不曾取得光纤技术的专利权。他的梦想是让光纤成本越来越低,希望未来的网络用户能够免费上网。 天生科学家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祖籍金山,曾住在法租界。高锟祖父高吹万是藏书家、诗人、书法家,叔叔高平子是天文学家,父亲高君湘是有名的律师。 在富裕家庭出生的高锟喜欢玩猜谜、做模型,从小就对科学很有兴趣,家中的三楼一直是高锟教授童年的实验室。 他从小对化学很感兴趣,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实验是用红磷和氯酸钾粉末混合,加上水并调成糊状,用泥巴搓成弹丸。他把自制的“炸弹”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到路人。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高锟一家举家迁往香港。之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进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做工程师。高锟发明的专利权就属于雇用他的英国公司。 高锟和夫人自今年夏天起定居于美国硅谷的一所公寓,他寓所的冰箱门上,贴着每天的安排,手工课、音乐课、网球等“锻炼项目”基本上占据了高锟的大部分生活。 高锟曾说:“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子的好运,能够做一件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感觉很满足。” 相关新闻: 光纤之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提出原理 Related相关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共同获得这一殊荣。他们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至于发生降解。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是解开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谜题的重要一环,并将促使人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诺贝尔化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由三位科学家共同分享,他们是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他们分别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绘制出核糖体的三维模型,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核糖体是生命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者。现在,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等方面。 诺贝尔文学奖 本届文学奖由德国作家赫塔·穆勒获得。穆勒出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民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她的作品因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而遭到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代表作有《暴虐的探戈》等。这次中国本土作家再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高锟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钱永健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 [1] [2] 编 辑:石美君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