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交换 >> 技术 >> 正文
MPLS运营商网间互联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2007年7月5日 09:33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阅读:
作 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徐向辉  

    引言

    目前,MPLS作为主流网络技术之一,已被业界普遍认同,并被国内外运营商广泛应用。运营商顺应未来网络发展趋势,纷纷建设了基于IP/MPLS的、具有更完备的QoS提供能力的骨干网络,以承载众多的IP宽带多媒体应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然而,要想在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提供畅通一致的MPLS业务,运营商互联接口必须遵循一致的规范。MPLS网络互联所涉及的VPN对接、域间路由和LSP的建立、OAM、业务等级保证等问题必须得到解决。目前,国际标准组织MFA正以IETF的相关成熟规范为基础,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国际主流运营商如Verizon、AT&T以及法国电信等都在积极推进。

    下面针对MPLS运营商网间互联(MPLSICI)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域间LSP的配置、路由、信令、转发和管理等,分析跨域LSP的建立机制以及跨域MPLS业务的提供能力,以便为MPLS网络互通和跨运营商MPLS业务开展提供借鉴。

    MPLS域间互联参考模型

    图1表明了MPLS网络域间互联的参考模型及其控制协议。两域的自治域边界路由器(ASBR)之间利用BGP路由和MPLS信令(LDP或RSVP-TE)建立域间LSP,MPLS信令也可以通过已有的LSP进行传送。端到端的MPLS业务,如IPVPN、L2PW(ATM、Ethernet等伪线业务)则可通过跨域LSP隧道传送到其他运营商网络。

    MPLS ICI关键机制

    1.LSP的建立机制

    跨域LSP建立机制有全静态配置、静态配置+信令协商、动态建立3种。

    全静态配置是指通过管理员手动配置,在ASBR之间建立跨边界的LSP。在这种方式下,MPLS标签采用手工分配,因此,ASBR之间不需要运行任何MPLS协议。全静态配置是ASBR必须支持的基本功能,以支持跨边界的伪线和TE隧道的建立。显然,这种方式在灵活性和失败重路由等方面存在问题,但可以满足运营商对安全性和操作规程方面的要求。

    静态配置+信令协商是在ASBR上手工配置,但域间LSP的建立通过动态信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ASBR可以自主管理标签分配,而无需人工干预。信令协议的选择依赖于业务需求和运营商策略,如用于建立多段伪线的LDP信令和用于建立TE隧道的RSVP-TE信令。

    动态建立是指跨域边界的LSP建立,无需在互联点(如ASBR)进行任何人工配置,而是动态地通过多协议BGP(MP-BGP)建立LSP或通过RSVP-TE建立TE隧道。

    2.准入控制机制(CAC)

    在LSP的建立过程中,边界路由器ASBR需要执行准入控制功能,以保证网内有足够的资源支持LSP的建立。当建立具有带宽和等级需求的LSP时,ASBR需要依据本域和其他管理域的策略针对每等级流量进行策略控制,具体策略因业务类型而异,需要在ASBR预先配置,以满足不同等级的LSP对带宽的需求。如果由于资源不足,LSP不能被接受,则ASBR需要将建立失败的消息通告给网络管理网元。

    3.流量转发机制

    在流量管理方面,对于基于业务等级的QoS管理,IETF在RFC2475和RFC4124中对DiffServ架构和Diffserv-awareMPLSTE都做了规定,但较少涉及建立域间MPLS连接时业务等级一致性的保证。在MPLS网络中,MPLS头的EXP字节标识着分组的业务等级和丢弃优先级,也即标识着分组在队列出/入口的处理行为。不同的运营商可能对同一类型的业务分配不同的EXP标记,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业务分级标准,因此,为了实现域间业务等级的映射,域间设备需要具备EXP的转换和处理能力,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本域内一个或多个EXP与相应队列的映射以及与其他域EXP的映射,使分组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得到一致的QoS。

[1]  [2]  [3]  [4]  编 辑:赵宇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MPLS  VPN  网络互联接口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