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很多基础性问题都未解决,因而关于把它应用于现有网络的文献还非常少。文献[15]和文献[16]研究了在GSM与WLAN共存的环境中通过循环平稳频谱检测来共享频率的算法。文献[17]研究了在IEEE 802.11b和IEEE 802.16a共存的情况下进行动态频率选择的性能,IEEE 802.11b能根据子信道的信号强度选择干扰最小的信道进行通信,避免系统间干扰,并提高吞吐量。这些文献只是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众多运营商关心的把认知无线电运用于现有网络内部,能带来的性能改善以及需要的关键技术等问题都未给出解答。
2.4 认知无线电的频谱范围
目前,无线通讯使用的无线频谱范围通常在9 kHz~300 MHz,不同通讯部门使用政府授权的不同专用无线频带。
在某些国家,除了6 MHz以上的高频波段外,位于28~5 600 kHz 的频带中大约有2 800 kHz的频带资源使用效率很低,甚至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即使相对拥挤的频段,在一些特殊时间段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中国的无线频谱使用情况也类似,例如手机和无线互联网服务所使用的专用频带,大量电子设备也利用这些频带来实现短途数据通信,因此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下班的时间段(尤其是道路交通拥堵时)这些频带异常拥堵,而在凌晨3点左右,这些频带几乎处于闲置状态。
3 认知无线电的标准进展及政策
3.1 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各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行业联盟也纷纷开展相关的研究, 并且开始着手制定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和协议。主要标准组织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软件无线电论坛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
ITU关于认知无线电的研究工作隶属于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ITU-R) 8A工作组中的软件无线电研究课题。因为软件无线电不足以涵盖认知无线电的所有范畴,所以ITU-R于2006年3月提出一项新的建议,将认知无线电单独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这说明ITU已经充分认识到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未来通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03年8月软件无线电论坛就开始探讨放松当前严格的频谱划分政策的可能性, 研究通过开发新的智能无线电设备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该论坛于2004年10月成立了认知无线电工作组,专门开展有关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鉴于软件无线电论坛的特殊任务,该工作组主要致力于开展认知无线电平台的分析和多模式调整功能的研究。
IEEE于2004年11月正式成立IEEE 802.22工作组,这是第一个世界范围的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空中接口标准化组织。802.22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在现有电视频段利用暂时空闲的频谱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网空中接口标准。由于基于802.22协议的无线区域网(WRAN)工作在现有电视频段中,要求不能对正在广播的电视频谱产生干扰,所以WRAN采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对电视频段进行感知和测量,利用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找到空闲频谱进行再分配。
WiMAX由于缺乏频段,专门成立了致力于解决共存问题的IEEE 802.16h工作组,可以使WiMAX适用于UHF电视频段,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使802.16系列标准可以在免许可频段获得应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认知无线电,IEEE于 2005年成立了IEEE 1900标准组,进行与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和高级频谱管理技术相关的电磁兼容研究。该工作组对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协调与共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2 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政策
除了市场需求之外,任何一项关键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