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尔英福张发振:持续推动标识体系建设,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胡锦明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1.31 09:2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以“标识贯通千百业,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创新发展大会暨首届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市成功举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携其作品《工业互联网标识大数据监测平台IDMonitor》参加本次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优胜奖和最受大众欢迎奖。在大会举办期间,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对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首席专家张发振进行了访问。

image.png

以平台为抓手,助力企业数字化建设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纽带和神经系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基础设施架构全面建成。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南京、成都灾备节点全部上线,形成“东西南北中”一体化格局。建成二级节点326个,累计注册量突破4000亿个,已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各企业对于标识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多年来,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深耕于此。据笔者了解,泰尔英福致力于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公司服务的客户遍布全国,涵盖43个行业,直接客户达300余家,覆盖企业超过300000家。

目前,我国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虽然初具规模,但企业节点建设和标识解析应用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存在着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认知低、标识应用的开发成本高、应用实施周期长、标识整体的应用场景少等问题,泰尔英福开发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大数据监测平台则致力于解决上述痛点。

张发振介绍,在当前环境下,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并将塑造我国未来数字化竞争的新优势。泰尔英福开发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大数据监测平台可将标识解析服务、标识数据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服务融合,实现了基于标识数据的监测分析,同时具备丰富的图表模板和组件,支持本地化和云化部署,能够低代码快速开发标识数据应用,为企业、政府机构、行业联盟等提供标识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态势感知服务,同时基于标识数据开发各类工业应用APP,助力数字化转型。

重视企业数字资产整理,推动标识应用体系落地

当前,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更引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自2017年以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标识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被列入到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数字基建基础设施的范围。这一改变带动了企业、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加速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据相关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已超过1万个。

张发振指出,多年以来,泰尔英福致力于推动标识体系的应用创新,打造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通过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能够提升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发展水平。谈及标识解析体系如何在企业更好的落地,张发振表示,数字资产的整理非常重要,企业首先要考虑如何将自身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形成相应的数字资产。另外,应当制定相应的行业数据标准,便于企业在做数据资产整理时进行对标。同时,还需做好数据应用的对接和数据价值的评估工作,真正让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得到体现。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其基础设施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围绕“贯通行动”,不断深化标识应用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及打造企业互联互通的数据能力和数据智能挖掘和分析使用上。首先,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能实现企业数字化的能力,能帮助企业完成整个数据的资源整理以及数据标准的备齐。其次,企业掌握数据资源后,可以结合AI的能力实现智能化。最终,企业将数据做成应用后,可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达到绿色化的效果。

在采访末尾,张发振总结道,目前工业互联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以后的发展重点是如何让标识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达到标识通、数据通和应用通的效果。希望未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能够实现标识、数据和应用在解析体系里的融通,从而深度赋能企业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