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未来五年,物联网需在垂直行业市场寻求突破口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20.08.08 17:1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7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工联网协办的“2020移动转售产业呼和浩特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饭店召开。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将汇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基础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物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国内移动转售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海外MVNO代表等一道,围绕“智联创新 跨界赋能”主题,展望未来,紧抓机遇,迎面全新时代。

中国联通物联网公司连接产品总监刘帅以“打造物联泛在连接,助力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分享了中国联通在物联网方面的探索,并探讨了未来物联网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他表示,未来五年,物联网需在垂直行业市场寻求突破口。据测算,物联网市场的拐点将在2024年之前到来,亚太的拐点会提前到2021年。物联网市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NB-IoT、Cat1和5G等泛在物联网市场,2G、3G物联网业务将逐渐迁转到通过NB-IoT和Cat1进行连接。NB-IoT是海量连接,与未来mMTC场景不谋而合,发展NB-IoT的同时还可以为5G应用积累经验。Cat1借助国内4G网络广覆盖等优势,将在中低速物联网场景对NB-IoT低速场景形成有效补充。

演讲全文如下:

首先感谢主办方让我在此分享一下中国联通在物联网方面的探索。我们现在整个中国联通在做数字化的转型,而现在物联网方面打造的是泛在的物联产品。

我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物联网市场和面向的连接市场领域。我们判定,未来五年物联网会进入垂直行业的突破,刚才天翼的李总也提到了,连接的价值其实很小了,但是可能在万亿的物联网市场里,连接的价值可能只占5%,刚才李总提到说占到了2%,但是我要说的一点是虽然连接价值很小,但是我们的连接规模还是在快速的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整个连接会增长到246亿,分成消费和物联网市场。那消费和物联网市场的拐点到底在哪儿?我们判定全球的拐点是在2024年,在亚太的拐点这个时间可能会来得更提前一点,更提前会提前到2021年,这就是我们目标的市场和市场的空间。

下面这个拐点,市场落在哪儿?一是NB-IoT,二是4G。

在工信部5月7号发布的25号文件里也提到了NB-IoT、Cat1,另外是5G。5G目前是eMBB,其实就是大带宽和低时延。NB已经纳入了5G的范畴。NB-IoT为海量物联网服务,这里提到了2G退网,其实应该写2G、3G迁转,目前市场上存量的2G和3G物联网设备其实很多,它通过什么来替代?一个是NB,一个是Cat1。

NB-IoT是海量连接,未来可以替代MMTC,如果现在做NB,那我们就可以作为先行者为5G应用积累经验。

而Cat1和Cat4是同样的一张网,同样一张网里只不过它的上下行速率和功耗、时延有一些区别,其他都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用了Cat1,它的整个模块比4G模块价格会低,正常一个Cat1模块在30-40左右,而4G模块要在60-80,有的4G模块会更贵一点。Cat1高速能满足语音视频的需求,为什么说高速率呢?因为它下行速率是10Mbps,上行速率是5Mbps,原来3G是5.2Mbps,5Mbps上行就能满足视频监控里1080p视频的上传,所以这里说它是高速率满足语音和视频的需求。在功耗方面,和4G来比,4G功耗小于60毫安,而Cat1小于12毫安,后面会更低。

二是低时延满足大部分移动场景,NB虽然是低功耗,成本也低,现在NB模块已经降到了20,但是仅限于静态场景,针对移动性场景的支持其实还是比较弱的。NB还有一个弱势是广覆盖持续投入,大量的覆盖其实是不足的,Cat1广覆盖无需额外的投入。最后是我们有成熟的模组和生态的推动。eMTC主要是欧美,美国“净网计划”,我们还是要面向NB-IoT和Cat1去做,而不是做eMTC。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整个中国联通在物联网领域,包括物联网公司对应的探索。整个物联网公司集团给了我们“新三者”定位,叫垂直行业赋能者、生态建设驱动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者。垂直行业的赋能者我们主要聚焦重点行业端到端一体化5G+AIoT服务能力;建立基于平台+数据+资本的能力;生态驱动者是面向芯片、终端、网络、平台、技术、应用的端到端生态整合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者是云网一体,泛在化的目标支撑网络,为万物支链基于智能化、认知化的5G+AIoT连接管理及设备、应用使用能力。我们集团进一步明确了物联网是我们的五大能力之一。

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其实我们在云网端边用上都有我们的探索。因为我主要做连接产品,我主要分享一下连接产品层做哪些东西,连接产品层是“3+2”,3是5G、Cat1、NB-IoT,2是eSIM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管理能力。

这里都是依据连接管理自研平台开发的,5G+Cat1+NB,我们把它叫泛在物联网连接能力,当然5G我们是共建共享的,我们的优势也是天翼的优势,预计我们2020年底5G的网络规模基站会达到30万,实现全国地级市的室外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楼宇的室内覆盖和部分发达县城乡镇的热点覆盖,目前5G的核心网,物联网5G的核心网现在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了,后续我们已经完成了和自研连接管理平台的对接,我们预计在9月底5G SA和连接管理平台做全面的适商用。中国联通支持FDD 4G,最大的上行速率是5Mpps,最大下行速率是10Mpps,达到了最上层和最下层,同时我们在10月底会全网部署Cat1节能的功耗功能,部署完之后我们可以把Cat1连接向低功耗,就是低速率的场景进行延展。

在NB-IoT方面,我们会发挥物联网集约化的运营优势,虚商肯定也是集约化的,其实物联网也是一样,中国联通的物联网我们有集约化的运营优势,以自主可控平台为核心,聚焦“两表一改”,两表是智能水表和智能气表,改是智能烟改,这样静态的场景提供终端模组连接和应用对应的能力。

刚才讲的5G+Cat1+NB-IoT,其实它都离不开我们优异的连接管理平台,我们现在做大了自研连接管理平台,叫蜂窝安全子系统,具有自动化的生命周期管理、安全可靠的防护能力、可视化便捷管理、轻松全球部署和后端对接集成的技术优势。我们连接管理平台都是基于开放的心态,用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的能力去给大家做赋能的。刚才也提到了,其实我们在9月底5G SA要进行全面的试商用。

刚才提到了5G+Cat1+NB,虽然没有提到卫星,卫星是非蜂窝的能力,这边我着重说一下卫星,为什么我们要做卫星?举个例子,今天早上提到了马斯克,马斯克有一个叫“芯链计划”,“芯链计划”预计到2028年会发射1.2万颗卫星,组成全球的天际物联网,能通过天际物联网到2030年的时候,也就是未来十年他能为所有的他的客户提供1Gbps的速率,基本上和5G相关了,达到了4G的速率,而且能覆盖地级物联网不能覆盖的区域,所以我们在非蜂窝领域也有一些探索。

后面讲一下2的能力。2指的是eSIM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管理能力。

eSIM包括两块,一块是SR,一块是DP。我们做的是桥联盟的合作框架,已经完成了对接,7月底在中国联通国际合作伙伴大会上进行了发布。这边是满足亚太也就是数字化丝绸之路的需求。

基于我们的网络和平台,其实中国联通的物联网业务在飞速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我们有2亿连接,行业客户是3万户,具体的行业主要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以及健康、零售、安全,包括数字供应链等领域。

刚才分析了很多网络上和连接管理平台的能力,我们这边提一下联通物联网和虚商之间怎么结合。未来的连接其实它的规模收入很小,但是我不能说我做连接就需要大家共同做大连接,但连接是基础,我们在连接基础层面能给大家提供什么样的能力?

第一、我们能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通过我们的连接管理平台,灵活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我们也能提供定制的,包括eSIM,自主掌控用量。

虚拟运营商合作伙伴肯定有应用服务能力、精准运营能力和生态客户能力,我们可以强强联合共同拓展物联网万亿的价值市场,共同拓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垂直场景。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Cat1的探索。我们数字化的产品在6月底南京创新周的峰会上发布了Cat1的白皮书和雁飞Cat1的模块。白皮书里面包括了几个场景,2G迁转场景和4G高速率的场景。我们是把我们的Cat1核心网络能力封装进了我们的模组里,定制化打造,把我们的模块变成了端到端应用规模化落地核心的载体,我们也期望和众位虚商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抓住我们的机遇,做大我们产业的规模,未来我们也会提供更多的自研,设备的管理平台等等数字化的产品,来开放给大家进行使用。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我们其实是秉承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我们开放我们的连接管理平台,开放我们的数字化产品能力,我们和众位虚拟运营商合作伙伴一道共同赋能我们的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