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玲:乘“新基建”东风,5G确定性网络加速发展

作者:中国联通集团核心网首席架构师 王常玲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20.06.22 14:2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我国明确提出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新基建”迅速刷屏。

作为“新基建”之首的5G不负众望,在网络建设、应用创新、产业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基础电信企业建成5G基站超过25万个。同时,5G确定性网络也伴随着5G商用的加速进入了业界视野。

5G建设速度快,产业成熟度有待提高

5G确定性网络为何横空出世?据悉,5G确定性网络即能力可编排的差异化(Differentiated)网络,数据安全有保障的专属(Dedicated)网络,以及自主管理可自助服务的DIY网络。在5G确定性网络方面,华为可以说先人一步,明确了全云化、全融合、全自动、全业务的5G确定性网络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5G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三大运营商在2020年计划投资高达1803亿元人民币,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5G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正在为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强大驱动力,重塑行业生态体系格局。中国联通一直积极展开探索,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和融合创新的模式。

即便5G建设已经大干快上,但5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仍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5G从标准发布到大规模建网的时间间隔比前几代移动通信都短,技术、运维、产品、市场都面临成熟性的压力。

首先,网络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5G时代,终端数量将变成万亿级,除了PC、手机、服务器等专用设备之外,汽车、摄像头甚至冰箱、洗衣机等家用设备都将接入网络。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暴露在外,无人值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控制,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风险。此外,5G很多软件都采用开源,对第三方开源基础库的过度依赖会加大引入安全漏洞的风险。

对此,应该从安全防护体系的架构、安全防护范围等多维度制定5G入网安全防线,实现基本防护能力。同时,运营商在核心网的网关等对外暴露接口的部分要增强防护机制,通过强制性防护来解决安全问题。

其次,垂直行业落地需产业链协同。5G与以往几代网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由网络带动业务需求,而是业务需求与网络同时、甚至先于网络产生,而且相关的业务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家点对点对接运营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条共同参与。

因此,业界可以通过选取重点领域,采取试点项目的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5G确定性网络商业模式,来推动5G在垂直行业的发展。

最后,5G网络运维仍存在问题。在SA网络体制下,全网复杂路由的SDN和多类型超海量联接的VPN缺乏运用经验,网络切片和现有网络及终端与应用如何兼容也是问题,需要研究SBA各业务单元组合冲突的避免机制。

这方面需要运营商和行业共同推进,进行网络的云化,建立云化网络的集中化先进运维体系,实现网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源的灵活调度;同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在运维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建立与5G发展相适应的网络运维管理模式、组织流程和管理体系。

人才与合作并重,中国联通积极探索5G确定性网络

对于追求创新的中国联通而言,5G网络的连续覆盖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提供差异化的业务体验才是5G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而华为提出的5G确定性网络正是利用5G网络资源打造可预期、可规划、可验证,有确定性能力的移动专网,提供差异化的业务体验。这与中国联通的探索方向不谋而合。

4G时代,中国联通就致力于5G差异化可保障网络能力在行业的示范试点,2017年始便积极推动MEC产业发展,通过在网络节点的分流,为行业提供数据隔离、低时延等园区分流类业务,率先推动了5G的第一波应用落地和商业模式的探索。5G伊始,中国联通借力MEC,同步加大在专网和切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除继续做大做强园区分流业务外,也积极与产业各界合作,探索5G确定性网络在视频直播、工业物联网、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应用,助力5G“新基建”。在产业协同和试点推广方面,中国联通通过5G+智慧城市、5G+工业互联网、5G+远程智能驾驶、5G+人工智能等各行各业白皮书的发布,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等各方面都详细阐述了5G的实践成果和推广应用。

中国联通的5G确定性网络发展战略以培养新一代的ICT人才和加深与各垂直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并重。

一方面,在5G时代,网元层TSN、异构计算、容器等大量新技术涌现,网络架构更加复杂;管理层的模型驱动推动AI、Cloud Native技术不断演进;应用层面的大数据、AI和安全技术等也在迭代。而这些技术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因此,中国联通不仅需要主动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多方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快速培养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紧缺人才;还需要借助第三方的人才平台,将这些外部的数字化专业人才转变为内部的数字化人才,同时利用已有的面向垂直行业的项目,进一步培养新一代面向5G确定性网络的ICT人才。

另一方面,为提升电信产业的协作效率,提供面向5G确定性网络的确定性协作框架也是5G确定性网络网络快速落地的关键。在垂直行业中,中国联通需要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聚焦在价值创造上,提供基于代码的、有清晰南北向的、有清晰API的行业协作,以构建良好的产业分工,做大5G确定性网络产业。

乘“新基建”东风,加快构建“5G+”新经济形态

在“新基建”为我国5G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之际,“5G+”新经济形态正在加速构建。

首先,需要提前布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指导和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与4G网络的协同发展,实现城市、县城和乡镇的连续覆盖以及农村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

其次,需要把握“新基建”的东风,加强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VR/AR方面的投入,为中国联通品牌赋能,增进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和感知。

最后,构建5G时代的运营商网络自动化的核心能力,实现网络配置管理的自动化、业务编排的自动化、运维诊断的自动化;根据5G确定性网络的不同场景来构建不同的自动化运维体系,节省运营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5G强调的是整体连接,而5G确定性网络强调的是差异化。在保障整体连接的同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保障各行业用户的网络差异化。

一方面,运营商需要提供用户友好的统一运营平台,在提供异构的硬件平台来适应不同应用的同时,简化各行业用户上线应用、编排应用、管理应用的难度;提供一点上线、全网开通的能力,进而形成全网全行业全方位的连接。

另一方面,需要完成运营商内部外部协作上的改变,优化当前合作的生态模式。运营商内部需要跨部门协调一致地运营,按照统一流程持续优化;运营商外部需要与垂直行业、设备提供商、行业服务提供商深度合作,明确垂直行业对5G确定性网络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和服务体系要求,打造“云网边端业”的协同体系,有效整合人才、技术、伙伴、业务等资源;并在改变优化内外部协作的基础上,构建5G确定性网络下不同行业客户的合作新模式。


本文由通信世界全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