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渭雄:中国移动通信发展蓝图的“第一笔”——广州西德胜基站

作者:蒋雅丽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9.09.11 11:16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QQ截图20190911095614.png

图注:首个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基站建设者之一梁渭雄

广州西德胜基站:中国移动通信发展蓝图的“第一笔”

“饮头啖汤”是广东地区的俚语,用来形容拥有敢为人先精神,什么事情都争做第一人。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广东移动就尝了这碗“头啖汤”。1987年,全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广州移动西德胜基站建成,给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画下了一个起点,这是广州乃至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一座丰碑。

从此,我国移动通信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如今迎来5G领先发展的元年。通信技术不断革新,我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回顾通信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广东移动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典型样本。

走入广州,记者见到了梁渭雄,他是参与建设国内第一个模拟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的中国移动员工。

选址广州西德胜的背后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比较落后的通信手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人和商务通信需求,这使得通信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广州市各级党和政府领导开始重视移动通信建设,以突破经济发展的困境。梁渭雄回忆,1984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叶选平在布置“六运会”筹备任务时,要求广州市邮电部门必须在“六运会”前开通移动电话业务。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借“六运会”东风,三是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和产业正不断成熟。”梁渭雄表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广州率先进行移动电话网络建设以及建设首个基站的决定落地了。

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德胜成为了我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首选地址。梁渭雄回忆,从50年代开始,西德胜一直是广州乃至广东省邮电通信的重要基地,“西德胜多年来都是微波通信基地,特别是1985年开始,西德胜建设了多个BB机发信台、国产移动电话基站等。”因此,良好的地理位置加上特有的传输、机房等资源,西德胜自然而然成为了最佳选择。

image.png

图注:1987年广州西德胜基站外景

广州西德胜基站建设前期工作

在广州西德胜基站建设前,1984年,省邮电局应有相关机构成立了,以推动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络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但是建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络得要想清楚制式选择什么,厂家又选择哪家?”梁渭雄说,还有资金如何筹集都是摆在当时建设移动电话网络的问题,“经过邮电部和地方多方面研究和考虑,最终选择了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制式,以及选择瑞典爱立信作为设备供应厂商。”

同期,为了培养技术骨干,梁渭雄等人去往北京邮电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参加邮电部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培训。大概5个月后,梁渭雄等人又被派赴瑞典爱立信公司参加首批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培训。

1568167008080076712.png

图注:1987年初,梁渭雄等去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参加移动电话技术培训

移动通信建设运营的探索和“练兵”

1985年初,在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建设前,为了更好的探索移动通信建设运营和“练兵”,无线分局与上海邮电部第一研究所进行国产移动电话系统运营的合作,开始了国产移动通信系统建设、运营的探索和“练兵”。

梁渭雄回忆,当时的通信系统网络容量只有60个用户,发射机和交换机安装在西德胜山顶,收发信使用450MHz频段,发信功率每个信道40瓦,可覆盖范围达20多公里。后期共发展了20多个用户,满足了当时广州郊区例如人和、黄埔等不方便拉固话的企业或市民通话需要,作为固话的补充或延伸。终端有抽屉那么大大,称“便携机”,每部一万多元,而移动终端运营和维修部就设置在广州东校场路旁的小房间。他本人当年就是这移动终端运营和维修部成员。

经过近两年国产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和运营,当地通信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解决,同时无线分局干部和员工积累了不少宝贵的运营经验。

广州西德胜基站建设经过

广州市无线分局是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建设的主要实施部门,办公室就设在广州东较场路电报大楼楼顶的铁皮盖屋子里,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西德胜基站工程建设队伍由工程指挥部、配套工程施工队、主设备安装调测队组成,另外还有爱立信负责技术支持的专家。”值得一提的是,由无线分局原天线维护班员工组成的配套工程施工队是全国第一支移动电话工程施工队。

因为是全国第一个基站,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建设过程面临着重重困难。基站电池等重设备搬运困难,“当时电池模块很重,没有专业搬运工具,工程人员自己制造一些简单工具,并用手推肩扛的笨办法解决”。天馈线施工的困难:施工质量要求高,馈线拉直、弯曲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还有全向天线高空作业施工的困难等等。“但是,在上级领导带领和指导下,大家积极探索,吃喝都在机房工地,日夜加班,按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要求,完成了基站配套工程项目。”

梁渭雄说,当时基站主设备集成度很低,收发信机架有控制信道模块、话音信道模块、混合器等,ERI(交换和无线接口)机架内MUX、STR、EMRP等,合起来几十类设备需要安装。还有各类连接线需要安装:收发信机架内的射频线、信号线、电源线、话音线;ERI机架内的信号线、电源线;收发信机架和ERI机架之间的信号线、告警线;收发信机架之间音频线、信号线;还有DF机架跳线、信道等地址码设置等。基站设备和测试仪器都非常笨重,安装调测程序复杂,所以每个基站工程量都很大。

1987年9月,爱立信主设备进场后,无线分局主设备安装调测队立即投入到基站主设备工程中。在完全没有国内经验借鉴情况下,大家日以继夜、连续奋战,将培训中学到的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外国专家指导下完成了西德胜基站主设备安装、调测、跳线、传输对通等相关工作。

从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配套施工队、安装调测队,到各项艰苦工程实施,这些基层一线领导和员工频繁来往于移动电话基站建设工地和“铁皮屋子”,他们的汗水浇灌了当时像一片“贫瘠土地”的通信行业,使其开始生根发芽。

中国第一个蜂窝模拟移动网络开通 第一个手机用户诞生!

在1987年11月2日,移动电话开通测试指挥部成立,专业测试组开始对移动电话交换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开通测试。11月16日,《移动电话交换机开通测试报告》出炉,这份报告确认广州移动交换局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11月18日,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第一个蜂窝模拟TACS网络系统交换局。同时,全国首个蜂窝模拟移动电话打通了。“当年西德胜基站的信道设计是‘1+15’,1是代表控制信道,15是代表15个话音信道,就是说一个基站同时只能容纳15个用户同时通信。”梁渭雄表示,第16个接入申请就需要排队了,“当年共建设三个基站,天河邮电大楼基站也是1+15,黄埔开发区也是1+15。”

而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也顺其自然诞生在广州。这位用户就是现任南海渔村董事长——徐峰,号码为901088,于1987年11月办理手机入户手续。他当年填写的移动电话用户安装申请表和首款模拟移动电话照片,已经作为广东地区的重点征集对象,报送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全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的诞生,是广东移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促使,但它更是整个通信行业的缩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发展通信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服务需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这个起点开始,我国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奔流。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