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万物互联下“云+IoT”的必然轨迹

作者:张鹏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8.04.28 07:1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在全球,一场关于智慧城市以及行业智造的ICT浪潮席卷而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正催促着一些新技术概念迅速落地。

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国家发展战略,比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意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升行业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中国制造2025”中,更是将ICT技术提升到空前高度,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不久前,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城市管理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要将城市中荒废多年的滨水区改造成高科技新区。在这块800多英亩的废弃工业用地上,实现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巴士、实时空气检测、多源供热制冷,甚至是垃圾废品的智能回收,由此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和智能互联的全球城市样本。

这样神奇的城市运作和人性化服务确实令人向往,也让“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有了更具体的表述和落地。IoT物联网无疑是这一计划的重要承载,但不同之处在于,那些用于实时监控城市各项指标的“IT仪表盘”并没有被放置云端,而是就近下沉到了网络边缘——在距离数据和用户最近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做出反映,这就是“边缘计算”的典型场景。

应该说,边缘计算是这一轮智慧浪潮下,业界对于“云+物联网”融合架构的最新洞察和共识。

未来,伴随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落地以及即将到来的5G网络,边缘计算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传统行业/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和落脚点。

比如在工业控制领域、智能驾驶场景下,物联网端的设备传感对于数据处理和回传的时延要求非常之高(通常为毫秒级),如果数据需要上传的网络云端来处理,那么即便拥有的网络再宽也无法完全保证业务对于时延的苛求。

又比如AR/VR技术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身临其境的体验需要Gb级数据传输作为支撑,为了实现沉浸式体验同时又要减轻数据回传对网络造成的瞬时压力,将数据的计算、存储和控制下沉到网络边缘,则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类似以上对时延苛求、对传输敏感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还有很多很多,那些需要全网规模且整齐划一的大型应用部署毕竟还是少数。

对于那些智慧转型的操盘手们,如何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从这一层面来看,边缘计算并非新技术使然,而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于IoT、云计算等新技术如何更好融入行业应用的一次实践性创新,是万物互联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发展轨迹。

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多达500亿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包括智能手机、个人穿戴、汽车、核磁共振仪、智能路灯、蒸汽发电机以及飞机发动机等,其中40%以上数据需要在边缘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也就是说,未来的信息社会注定将呈现出多样化需求,随着5G与光纤通讯的商用化普及,人们习惯于宽带服务和对逼真交互体验的需求,物联网原本独立分割的行业设备都将逐步实现互联、互通,由此提升综合效率和智能控制。

面对越来越多的物联传感终端、人-机-物三元融合交互,传统“纯云端”模型将无法满足需求,而“云-边-端”架构将应用于更多业务场景中,

可以预见,在业务场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边缘计算不断释放能力、延伸能力。正因此,在2018年,MEC(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中的M也从Mobile延伸为Multiple,这也预示着边缘计算的创新体验犹如一波更猛烈的浪潮,汹涌来袭。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