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银行研究院董希淼:“双向开放”推动我国移动支付健康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8.01.17 10:57 来源:通信世界网

2018年1月17日,“2018中国移动支付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创新驱动 移动支付 借风出海”为主题,重点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新机遇及技术融合下,金融科技为支付行业带来的创新变革,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竞争力。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在年会现场发表了题为《“双向开放”推动我国移动支付健康稳健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支付产业双向开放的背景。金融业是扩大对外开放重要的领域。在特朗普访华期间,我国又宣布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几乎所有的金融子行业对大资的准入都大幅度的放开,其中支付的行业在里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516158246553057979.png

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本人是一个银行从业者,对支付行业而言只是一个观察者,我愿意就我近两年的一些观察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2017年11月16号,在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范一飞副行长就我国支行行业全面开放课题,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讲了四十多分钟,整理出来大概七、八千字,这是非常完整和系统的一个讲话,建议大家好好学习。我只是谈一谈我学习范行讲话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的交流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背景、实践、意义、问题、建议。

第一,关于支付产业双向开放的背景。十九大提出来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金融业是扩大对外开放重要的领域,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我国宣布了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的重要举措,几乎所有的金融子行业对外资的准入都大幅度放开。支付行业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支付行业不断的“走出去”,应该说这几年“走出去”小有成就; 第二个方面,“引进来”稳步推进,目前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了,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问题。

我们之所以“走出去”小有成就,尤其这两年进展比较快,主要是我们自身实力增强,整个支付体系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尤其是移动支付发展比较快,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人说移动支付是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也有人对此有有一些不同看法。从数据上看,我国移动支付在2016年在笔数上就已经超过了互联网支付,成为零售支付的重要支撑。还有一个原因,是近年来跨境贸易与人员往来非常频繁,移动支付出海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第二,关于支付产业双向开放的实践。应该说中国银联受理网络已经遍布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4500万家商户跟250万台ATM。银联现在出海速度非常快。我上个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是一个很小的一个机场,但行李传送带上满满的都是中国银联的广告,而且广告打的非常接地气,在哪里刷银联卡有什么优惠,一清二楚。中国人出去都爱买点东西,我也免不了俗,给家里人选了一个包包,要付款的时候,导购员很自然地问,你是不是用银联卡来支付。

中国银联不但网络“走出去”了,而且技术和标准也不断”走出去”。近年来,中国银联积极参与境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输出了部分标准,比如芯片卡标准、二维码支付标准,12月27日,央行发布了《条码支付规范》。二维码支付技术,在我们国家最早是中国银联开始研究的。

此外,我过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走出去”,比如说阿里巴巴联手浙江蚂蚁金服,与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tm达成战略投资。京东金融与泰国的一些企业合作,输出了金融科技的产品,其中就有移动支付相关业务。

说到“走出去”,还应该看到,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的走出去,现在四大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都很多。我2017年3份在莫斯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曾到中国建设银行(俄罗斯)公司考察。之前中资银行到海外设机构,主要还是为中国人服务,为中国企业服务,但我到了建设银行俄罗斯子行之后,我发现他们主要的客户群体是莫斯科当地的客户,主要是为老外服务,这一点是重要的改变。但是,我们这些中资银行“走出去”,受当地监管制度以及网点、技术等因素影响,目前还以批发业务为主,零售业务非常少。在移动支付的影响下,我觉得下一步零售业务发展空间很大。而零售业务的发展,也将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引进来”,我们刚才说了顶层设计基本已经完成。大家关注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发布一个决定,要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2016年央行、银监会制定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2017年公布了《准入服务指南》,一步一步,每年都有进展,应该说这个制度设计已经完成了。

范行长11月16日的讲话,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下一步将允许外资机构从事非银行支付业务。要开放非银行支付市场,就必须推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修订。这个业内俗称“二号令”的办法,非常重要。虽然是为配套放宽外资机构的准入,但如果启动修订的话,可能这几年来移动支付方面监管的实践以及市场发展的一些新常态、新问题,可能都会借机体现进去。我想这方面的进展很值得关注。

而且大家还关注另外一个问题,这两年来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支付牌照)央行只出不进,这两年来已经减少了10%左右,原来270多张,现在剩下240多张,还在持续减少。那么,下一步会不会有放开审批的可能呢?会不会对境内机构重新开放申请呢?我个人理解,借助“二号令”修订,重新审视相关政策,一切皆有可能。

还有我们也看到了,外资银行在国内也设了很多机构,网点已经超过一千家。接下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准入、业务的准入还会进一步放宽。

所有这些,都推动支行行业的国际经验和理念不断引进,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等国际规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其在国内落地应用,提升支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支付产业双向开放的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法规制度建设。双向开放客观上要求我们遵从先进的国际规则,提高有关法规制度的法律层级,增强制度的确定性,帮助市场主体甄别支付风险,吸引境外主体参与我国的支付安排。这几年来我国在支付清算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度短板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比如最近发布了《条码支付规范》。但是在支付清算领域,规章制度的层级仍然非常低。去年,我们也看到央行分支机构对两大支付机构各开出了一张罚单,各罚了3万元,大家说罚3万元有什么意思?但是根据相关的部门规章,3万元已经是顶格处罚了。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相关制度的层级不高,下一步这方面完善的空间还很大。

其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国际市场支付产业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历练,也是更大范围内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内支付产业特别是非银行支付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再次,有利于降低支付风险。范行长在讲话里特别强调,我们国内的支付市场,尤其是非银行支付市场,市场集中度过高。其实大家都发现,非银行支付市场已经呈现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引入外资机构,引入国外的支付机构,对于打破过于集中的市场格局可能会带来一些帮助,有助于降低一些风险。但这一点在实践中会比较困难。

最后,有利于引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支付产业双向开放是不均衡的,我们到国外去花钱比较方便,支付很方便,据说到泰国支付宝、微信全部都可以用;我在布拉佩斯买包包,人家主动问我要不要用银联。这都非常方便。但老外到中国来,其实他要用移动支付,就不太方便。这可能会导致贸易逆差增大。

第四,关于支付机构双向开放的问题。第一个,我们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双向开放的程度仍然还不够高,尤其是“引进来”还做的不够。用范行长的话说,“引进来”认识不够、力度不够、措施不多,特别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引入方面步子迈得不大。

第二个,部分市场机构”走出去”开疆拓土的底气不足、储备不足,“走出去”也打开不了局面。我们一些市场机构更多还在东南亚一带拓展业务。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现象,“现金贷”在国内受到了严格整治,一些人说把“现金贷”都输出给东南亚。我们移动支付“出海”,很多还主要面向东南亚,但事实上整个全球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还没有真正地“走遍全球”。

第三个,有一些机构“走出去”仅限于一方面业务,离做大做强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一些市场机构“走出去”在跨境支付方面有两个问题:

一是违规直连。无论是境内支付还是跨境支付,转接清算应由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来执行,这两年央行加强对直连问题的整治,境内违规直连问题,随着备付金集中存管和网联平台上线,应该说逐步得到治理。但在跨境支付上,这个问题又出来了,其中的违规还是比较严重的。

二是乱打“价格战”。我国国内一些支付机构,打价格战非常擅长,以前在国内市场的种种不正当竞争做法,现在蔓延到跨境支付上。这个非常不好,其实是自相残杀。

第四个,双向开放不够均衡,“走出去”比较多,“引进来”比较慢,这个刚才已经说了。银行机构“走出去”和“引进来”多,其他机构相对较少,而且银行机构”走出去”方面,零售业务还有待于发展。

第五个,支付工具“走出去”应用较快,“引进来”较少,这个刚才也说过,我们“走出去”花钱比较方便,老外进来其实还不够方便。

第六个,银行卡受理环境在境外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银联在境外发卡总量依然比较少。其实中国银联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发卡组织,已经发卡60多亿张,我们看到银联的时文朝总裁,前一段时间频频会见各国政要,境外发卡量在提升之中。

第七个,支付产业国际标准政策有待加快,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标准,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份额,总的来说技术标准较多,业务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偏少。我们有了很多的国家标准,但成为国际标准相对较少,这是双向开放要解决的。我们比较习惯做具体的业务,在具体细分领域上拼得很厉害,但是我们标准输出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不够重视。其实这个才是真正影响我们“走出去”的核心。当然作为市场机构,做产品、搞服务、抓市场没错,但是眼界应该更高。

就境内市场而言,其实即使开放了,这个市场格局短期内也很难改变。现在境内的非银行支付已经把价格拉到非常低了,境外的这些机构走进来能不能活的下去都是一个问题,当然它可能也会有一些模式,比如说走高端市场的路线,比如说跟境内的机构继续加强合作,甚至成立一些合资公司,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事实上有一些外资支付机构进来都是跟境内的机构在合作。

大家还关注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问题,媒体也有很多报道,维萨、万事达等等提交了申请。但到目前为止,其实监管部门还没有正式受理国际卡组织的申请。

第五,关于支付机构双向开放的建议。

第一个,坚持协调发展,配合支付行业“走出去”,深化支付监管政策的沟通,这是监管层面的,要积极参与支付行业的国际治理,巩固与G20、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等组织的多边和双边的关系,深化拓宽支付结算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加强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监管部门的政策沟通,既要关注国际动态,又要传播中国经验。

第二个,坚持共享发展,加强经验交流,积极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付服务升级,推进支付服务的发展。这方面一定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加快把成熟的经验、成功的模式输出去。

第三个,要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完善支付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促进支付领域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一方面,要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CIPS)二期的建设;另一方面,中国银联、网联等也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积极谋篇布局,支持支付行业向境外拓展。

中国银联已经不断“走出去”,支持和服务力度都在加大,网联下一步也可能“走出去”。关键是,我们现在“走出去”的这些支付支付机构,要主动加强中国银联与网联合作。刚才杨涛老师讲了,我们原来主流的竞争理论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应该说是一种竞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刚刚孙娜总也充分讲了类似的观点。中国银联、网联与支付机构,首先是融合共生的关系,在境内也是,在境外尤其是。中国银联已经走到162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作为全球最大的卡组织之一,已经有一定的话语权,也输出了一些标准,包括芯片卡标准、二维码支付标准。所以我们“走出去”一定要加强合作,不要还是在国内一样大家拼得你死我活。在这方面,我认为产业各方还是要提高认识,要有大局意识,要有国际视野,要真正把移动支付“走出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得更稳。

第四个,坚持开放发展,继续筹划政策支持,鼓励更多市场主体着眼全球市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打造支付领域开放型合作平台,支持我国支付行业扩大服务、技术、标准的输出,抢占行业全球发展的更多“制高点”。鼓励更多市场主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发展,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开放发展、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不要沾沾自喜,感觉自己已经非常了不起。我们要向全球布局,这其实挑战还是蛮大的。像欧美主流的国家,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用银行卡,移动支付真正”走出去”还有很多路要走。

最后,我想再讲一个小故事。在美国,据说华人开一个加油站,如果这个加油站赚钱,其他华人会迅速在边上开N个加油站。而以色列人开一个加油站赚钱了,其他以色列人会在边上开餐厅、修理厂、洗车点等等,延伸与汽车相关的产业。这其实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是红海的竞争,拼个你死我活;还是大家互相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产业链?我想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支付行业在境内、在境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还是要更密切合作,有竞争,但更多是竞合。无论是我们中国银联、网联、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我呼吁大家要提高认识、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境外市场,要共同把中国移动支付推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我们支付产品和品牌更响亮,让中国移动支付真正能够走向全球。

谢谢!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