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全覆盖 赛特斯深耕电信级SD-WAN解决方案

作者:赛特斯柔性网络解决方案专家 陈明仲 责任编辑:卞海川 2017.11.16 14:22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移动办公、物联网、云计算、移动App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分支机构跟总部之间,分支机构之间,企业与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数据的种类、数据量都在不断增长,流量模型也愈发复杂且变化频繁。这需要企业内部网络互联扩容简便、建设成本低,具有QoS保障能力,易管理易维护,具有一定的冗余备灾能力和数据安全性保障。

SD-WAN利用Cloud、SDN及NFV技术,针对WAN场景进行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集约化,部署自动化,让网络能力对企业用户开放,可以实现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定制和选择网络,从而帮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SD-WAN解决方案三大构成

目前,SD-WAN解决方案通常由业务编排系统、SDN控制器、用户端CPE/vCPE设备组成(如图1)。

业务编排系统通过Portal与用户交互,利用SDN控制器上报的能力,编排、生成、开通业务,并完成配置管理、运维等服务。

SDN控制器通过北向接口接受业务编排系统进行的业务开通、配置管理,通过南向接口OpenFlow标准协议提供路由信息共享,集中化的配置管理,安全策略应用等。

用户端CPE/vCPE接收控制器下发的流表和配置信息,完成数据转发面功能,部署位置上分为On-Premises部署和Cloud部署。

1.png

图1 SD-WAN解决方案示意图

SD-WAN细分三大应用场景

目前SD-WAN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实际应用,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如下几种。

1.  Site to Site(图2)

2.png

图2 Site to Site

此为企业分支互联场景,可细分为分支与分支、分支与总部间的数据交互。利用公共互联网,企业可快速实现新建分支机构或新开门店的VPN组网。分支CPE/vCPE直接与对端分支CPE/vCPE建立二层或三层的隧道连接,也可以通过靠近企业端的本地DC中部署的vCPE与对端分支建立隧道连接,构成overlay二层或三层互联网络。

2.  Site to Internet(图3)

3.png

图3 Site to Internet

此为企业分支访问公共互联网的场景,企业端CPE/vCPE具备NAT功能,并根据控制器下发的转发规则区分Internet流量和企业互联流量,Internet流量由Underlay网络转发,实现企业分支对公共Internet资源的访问。

3.  Site to DC(图4)

4.png

图4 Site to DC

此为企业分支对数据中心内企业私有云或公有云的访问场景。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应用搬迁入云,企业总部、分支机构需要频繁的使用和管理云内的资源,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访问通道。此场景下企业端部署CPE/ vCPE,DC企业云节点内部署vCPE,通过SD-WAN业务编排器与云管平台的协同工作,完成云外Overlay网络与云内该企业VLAN的对接,从而实现端到端的访问。

赛特斯SD-WAN优势何在

由于长期深耕于网络重构领域,基于对网络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赛特斯提供包括企业终端设备(FlexThinEdge/ FlexEdge)和业务编排管理系统(FlexO, FlexMANO,FlexSDNC)的完整SD-WAN解决方案,充分满足上述3种应用场景的要求,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赛特斯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性:

服务类型

支持hub-spoke和full-mesh网络模型;

支持VxLAN/IPSec/GRE等多种隧道技术,实现L2/L3互联;

支持多用户应用

业务保障与安全

支持基于应用的SLA QoS,满足高清视频等业务要求;

支持链路状态侦测,动态选路;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安全;

控制器、vCPE支持HA

自动化运维

提供集中化管理维护工具;

流程化、图形化的业务编排,自动配置,快速部署;

Zero-Touch部署,远程软件升级,异步操作,离线配置;

监控数据可视化,快速故障定位

FlexEdge系列化SD-WAN企业终端网关提供硬件盒子和虚拟化软件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支持从几人到几百人不同规模企业分支的接入,提供从100M到10G不同规格的转发能力,并且根据企业分支实际的物理网络资源,可选择以太口、PON口、Wi-Fi、3G/4G等多种远程接入方式,以最优的成本满足企业组网需求。

可以说,SD-WAN技术为Internet接入及骨干容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的部署方式,带来了传统网络市场的变革。赛特斯作为SDN/NFV领域的领军企业,不断精益求精,力图为企业、运营商提供更优的SD-WAN整体解决方案。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