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谈5G技术4G化:Massive-MIMO一马当先

作者:舒文琼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7.05.12 13:31 来源:通信世界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从4G到5G是革命式的推导重来,还是循序渐进的技术演进?从目前运营商的动作来看,答案应该是后者: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诸多运营商已经提前将Massive MIMO等5G技术应用在了4G网络中,不断提高4G网络体验,提升用户体验,这就是备受业界关注的5G技术4G化。

QQ截图20170512133333.png

爱立信中国移动全国业务部首席技术官陈明

5G技术4G化的必要性是什么?目前全球运营商的动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爱立信中国移动全国业务部首席技术官陈明博士。

5G研究与4G演进并行推进

早在2016年9月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相关测试结束时,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就提出:“不必等到5G完全商用再使用5G技术,而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合适的场景,将3D-MIMO、MEC等5G技术引入到4G中来。”

中国移动的理念在全球运营商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陈明博士介绍,诸多领先运营商都非常重视5G技术4G化,例如Massive MIMO已被中国、日本、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列入近期网络部署计划;北美、欧洲及亚洲的许多运营商已开始升级或部署网络以支持NB-IoT/eMTC,实现对IoT的支撑。

从爱立信自身的参与情况看,其在LTE系统中开发的与5G极简载波概念相对应的CRS干扰消除功能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在澳洲、韩国、日本等网络中部署,对网络性能提升明显。另外,有运营商对爱立信基于LTE网络的5G插件方案中虚拟无线网络、更低时延、与5G的智能连接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陈明表示,爱立信后续会与运营商陆续开展相关实验。

为什么5G标准尚未确定,运营商就将相关技术应用在了4G中?对此陈明认为有如下方面原因。首先,5G技术的研究和4G技术的演进是并行推进的,某些5G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可以在4G网络中先行部署以提升网络性能,例如Massive MIMO和极简载波等。其次,MBB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型物联网业务的涌现,都需要更强、更灵活的网络承载能力,运营商需要通过部署新的功能以增强网络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获得竞争优势。例如,NB-IoT技术就能够很好地提升IoT网络覆盖、系统容量,并解决电池续航的问题,为物联网业务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撑。

Massive-MIMO等技术提前应用

5G关键技术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孤零零的某个技术,那么哪些具体技术可以率先在4G网络得到应用?

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从现有运营商的实际动作中进行分析。陈明分析,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推动下,Massive-MIMO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具备商业部署的能力。2016年8月爱立信交付了全球首个商用面向Massive MIMO与多用户MIMO的5G NR基站,新空口还支持LTE,可部署在现网中。此外,NB-IoT/eMTC等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链也进入成熟期,并且实现商业部署。当然,5G技术4G化还需要相关产业链的配合,例如Massive-MIMO用到的一些器件和测试仪表尚待完善,而支持NB-IoT/eMTC能力的终端和模组也需要进一步成熟丰富。

作为5G NR标准的主要推动者以及20%以上技术的贡献者,爱立信是业界最先进行5G技术4G化的实践者之一。陈明介绍,自2012年以来爱立信在Massive MIMO、弹性RAN、极简载波、5GNR、eCPRI等5G技术4G化研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2016年爱立信率先交付5G NR系统,连同同年发布的5G插件,爱立信成为全球率先提供5G接入网所有组件的设备供应商。2017年初爱立信发布 “爱立信5G平台”,满足5G先行者的需求,帮忙运营商将现有网络平滑演进到下一代网络。

陈明表示,在实践中爱立信与许多合作伙伴一起对未来的业务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移动、T-Mobile、AT&T、Verizon、Telstra、Vodafone、NTT docomo等运营商,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合作包括如下内容:2016年6月与中国移动一起实现全球第一个NB-IoT的端到端产品和业务演示;2016年6月在无锡移动的LTE现网验证5G无人机的短时延技术;与T-Mobile在2016年9月实现了高于12Gbit/s速率和小于2ms时延的多路4K高清视频演示;与Telstra在2016年9月完成了高于20Gbit/s速率和现有LTE 1/2时延的基础上,现网环境峰值速率、时延、波束跟踪等的演示。

“爱立信对5G中应引入哪些关键技术有着清晰的认知,这些认知对哪些5G技术引用到4G中也十分重要。”陈明认为。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