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运营观察 >> 正文
 
携号转网落后于印度 专家纷纷出谋划策
http://www.cww.net.cn   2011年8月17日 07:52    通信信息报    
作 者:钟顺钦

同样是推行携号转网半年时间,全球第二大移动市场国家印度取得了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成果。8月上旬末,印度公布一组截至6月底的数据,自1月份全面推行携号转网政策后,短短半年时间印度移动用户1300万人更换运营商,成效斐然。而作为全球第一大移动市场的中国——移动用户将近9亿人、移动通信普及率将近70%,天津、海南两地携号转网试点半年,申请转网率仅为1%,真正实现转网的不足千分之三,值得反思。总结我国携号转网试点半年多期间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策略,直接关乎我国携号转网能否在全国顺利推行,业内专家纷纷出谋划策。

民生工程,中国不能落后

我国的通信产业经过60年、移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当下我国移动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要想保有用户,必须提升移动网络质量,而实施携号转网政策将最终促进中国电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关于携号转网,业界早已达成共识,它是电信服务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项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三者都受益的举措。当一个国家的移动通信普及率超过60%时,推行携号转网政策可减少对号码资源的浪费。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认为,“携号转网在国际上已经推行长达十年以上,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垄断手段。”

基于此,全球60多个国家都实行了这项“民生工程”,而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移动市场,移动用户将近9亿人,移动通信普及率将近70%,自然不能落后。

出师不利,并非否定转网

美好的愿望遭遇骨感的现实。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携号转网试点半年“成绩单”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试点期间业务申请达50万人次,而实际完成号码携带业务不足5万人,成功率仅为十分之一。

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试点期间并不理想的成绩一切尽在意料之中。早在2010年底,阚凯力教授就直言:“虽然携号转网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它会牵涉各方运营商成本及运营,尤其是‘倒霉’的第三方运营商,因为转出和受让都与其没关系,却要跟着付出成本。”

转网门槛高、运营商貌合神离,我国不成熟的携号转网环境给转网用户带来诸多麻烦。阚凯力教授认为,“这是全球携号转网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国家在电信监管部门都做出了硬性规定且推行了多年,但依旧没有彻底解决,所以在全世界也都没有大规模的发生携号转网的现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也认为,“从全球来看,携号转网政策有一个基本规律,即政策实行后,最初期望值都很高,但结果是真正转网的用户比例不超过5%,大部分是1%和2%。”

事实上,从外国携号转网的实践经验来看,携号转网是大势所趋但终究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因为携号转网涉及到技术改造升级、运营商的成本利益分成等多个方面,必须根据分阶段的具体情况来改进方案,采取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实现。为此,我国转网试点成绩不理想并不意味着携号转网在我国行不通,相反试点本身就是寻找阻碍携号转网全国推行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解决策略,以此达到降低未来全面推广风险的目的。

手机实名制,专家纷纷支招

针对试点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工信部在6月上旬发文宣布延长携号转网试点期限,业界出现一片哀叹“携号转网全国推行遥遥无期”。但是哀叹并于解决问题无益,更值得业内探讨的是,如何解决试点期间发现的问题,为携号转网最终实现全国推行创造条件。基于此,不少专家纷纷为解决携号转网问题支招。

[1]  [2]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号转网  印度移动  号码携带业务  虚拟号码  转出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