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很热闹,“你懂的”、矿泉水“实名制”、热议“星星”等两会议题以外的花絮,使这届两会的网民关注度又创新高。在这个深度改革的转型期,许多政策的制定都关系到了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与而之相对应的另一个变革也正在网民心中悄然发生——在这个信息超载的年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加速了内容网络和关系网络的融合。
这种变革使网民参与“两会”等重大事件的热情被点燃,一次评论就是一次自我诉求的表达,一次转播就是一次全民力量的贡献。重大事件中,老百姓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这个全民参与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并在这届两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传统媒体在对大件事报道中的比重正在被稀释,微信、微博,甚至微视等社会化媒体已经上位。不少委员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提案,或是点评他人的议题,通过线上的讨论,让提案更加丰满。带着“热腾腾”的群体智慧,提案的“含金量”也被显著提高。
另外一方面,迅速壮大的移动资讯平台也正在成为第三种老百姓参与两会讨论的途径。像腾讯新闻客户端这种将1.0和2.0方式融合在一起的移动新闻平台,就使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成为一种现实。
换句话说,以前看新闻写评论,网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这条新闻下面看到你的评论,而在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新闻评论里,网友评论后的内容会形成一条腾讯微博,通过微博关系链迅速扩撒。或者可以直接分享这条新闻到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甚至是新浪微博,加上自己的观点评论让更多人看到。以前的“无评论 不新闻”已变成了“无分享,不新闻”。
去年11月腾讯网发布的《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报告中谈到,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与服务来说,时间变量的影响将下降,而与时间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情境”变量,成为产品开发的新维度。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还打破了媒体惯性,更多地体现了用户的个性与意志。也就是说用户看新闻不仅可以通过浏览器,还可以用新闻客户端、微信、手机QQ、微博等渠道,这要看网友当时看新闻的环境。
不要小看这股力量,它正使人们心智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于信息超载,如何选择信息?许多网友将“关系”作为信息过滤网,希望通过关系网络实现“把关人”的作用。
而今新闻重不重要,不再是看门户上有什么、电视上有什么,而是大家在讨论什么。也就是说,新闻重不重要很多时候是要看周边的人是否讨论与关心,我们管这叫新闻的“社群聚焦”。每一个群落里大家所热衷的新闻绝对是不一样的,放在整个社交网络中,大家会看到社群将是以一个个热点聚合的。
而这一点在以腾讯新闻客户端为中心辐射的各种移动端口中显得很突出。相信有不少人都是通过腾讯新闻微信版或手机QQ版上的四条新闻来判断当天哪些新闻是重要的,而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看相应的内容。尤其是最近一个礼拜,正是由于在不同渠道的推送,网友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天两会的最新进展,参与讨论,形成了一个及时轮转的舆论氛围。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个移动客户端强大关系链的体现。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微信版和手机QQ版三大平台实现关系网络的全覆盖。除了微信、手Q这类强关系以外,新闻客户端背后也承载着大量的弱关系链,许多人通过话题聚合,表达观点,然后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将更多观点扩撒开来。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量,近期的腾讯新闻客户端评论列表中,网友首先看到的是好友的评论。关于一个话题的探讨从熟人间展开,或许热度还会升级。
除了文字栏目以外,新闻客户端的视频化属性也为这届两会提供了更多更鲜活的信息,使网友仿佛亲临两会现场,去感受委员们与媒体的热情。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很早就把视频单独成页卡,4G时代的来临也将加速这一进程。恐怕后续网民将会以此作为衡量新闻客户端的另一个标准。毫无疑问,同样一条新闻,视频带来的冲击力要远比一条图文新闻强烈的多。
通过这届两会,我们已经看到关系杠杆正在撬动传媒的格局,移动化、社交化也在重塑着人与媒体的关系。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关系网络,提升自我影响格局的能力,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节点,都能决定信息的走向。而这也是这次两会中,众多委员通过移动社交媒体与大家亲密接触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