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信息发布 >> 正文
家联网袭来,家联国际首家开创智慧家庭时代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1月22日 14:06
标签:家联国际
 
    2008年初,美国迪斯尼公司联合微软、惠普等公司,计划在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的迪斯尼乐园“未来世界”里建造一幢展示未来科技的住宅,智能化成为主要内容,包含各种家庭自动化控制装置。而这一切目前正在中国火热上演。这也正如当下的智能家居市场现状,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智能化空调、物联网冰箱、物联网洗衣机等产品,各种概念炒个不停,纷纷步入了“智能化时代”。对此,家联国际董事长洪佩军博士却有自己的看法:“从智慧家庭角度看,这些智能家居都属于控制阶段,而没有达到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关爱、分享等情感落地。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他们都还没达到智慧家庭的要求。”

商机3.0:开启智慧家庭大市场

实际上,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构建集中管理、智能控制的住宅设施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这属于基于人们控制的智能化。

那么,什么是智慧家庭呢?洪佩军博士认为:“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它与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不一样,是以家庭为载体,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为纽带,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健康、低碳、智能、舒适、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方式。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技术在家庭层面的应用和体现。”这属于基于人性情感的智慧化。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只是智慧家庭的一个单点分子。那么,如何实现从控制的智能化到人性的智慧化呢?洪佩军博士认为,家联网是实现智慧家庭的技术平台,采用“端+云+端”的总体架构,实现人和家的互联,将无数智慧家庭及其家庭成员、家用设备连接成互联网络,实现对家庭环境和家人健康的自动感知、对家庭设备和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并支持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关于生活方式的互动和分享。

为此,家联国际经过两年研发,推出了iComhome家联网平台。洪佩军博士说:“这是一种生态圈式的智慧家庭模式。”“此外,我们还具有三个3.0作为战略推动,完成从市场、营销、模式的多层组合与聚变。”这个独特创举使家联国际领先全球,率先开启了智慧家庭时代。

武器革命总是比军事革命先行一步,当革命性的武器到来之后,军事革命的到来就是迟早的事了。那么,作为智慧家庭而言,其核心武器(技术)又体现在哪里呢?家联国际是如何实现智慧家庭的呢?洪佩军博士说:“首先,我们商业模式是基于生态圈建立;其次,我们战略思想是从互联、智能、感知和分享四个方面给予体现。”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与奥维咨询联合发布的《智能改变未来:智能家电的现状与未来》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产值将由2010年的50亿元飙升至1万亿元,智能终端将增至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庞大的市场空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梦想天地。而随着家联国际这样具有实力的产业航母出现,也让梦想照进现实。

商业3.0:生态圈战略平台

如果将商业“生态圈”与大自然生态圈相类比,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每一个企业都是商业“生态圈”中的某一元素,如某一种植物、某一种动物、或是一条河流;在互联网时代中,这个模式正在被边缘化。一些具有“生态型企业”通过平台构成了一个“生态圈”。内向型企业直接就有了其赖以生存的“动植物群落”和“空气、土地等公共资源”,比如阿里巴巴等;外形型企业则通过横向、纵向的商业合作形式,完成“空气、土地等公共资源”等融合。

目前,家联国际正在构建一个智慧家庭的生态圈,且实现了内外兼容。

家联国际推出的iComhome家联网平台,其实就是一种生态圈式的智慧家庭模式,是一种满足家庭个性化家居的生活方式,它将彻底颠覆传统智能家电行业。在产品终端增加了信息搜集与感知功能,改变了过去只能对智能家电实施控制的简单管理模式,通过数据的反馈,真正了解家居环境的真实情况;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产品实现了互联互通,告别了过去不同品牌不同产品间的“各自为政”;同时借助云平台和数据交换技术,完成了信息交流和数据分享,使得我们可以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到家的境况,并能与家人、朋友进行互动交流,真正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居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利用网络通讯在手机等移动通讯终端上实现了信息交互,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掌控全家”、“关爱全家”。事实上,这才是智慧家庭的发展正向,也是目前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产品。对此,洪佩军博士认为:“融合并不只是选择一个单一的标准,其主要驱动力是思维方式的连通性。”这种连通性并不意味着将不同的技术进行单纯的物理融合,反而智能设备可以保持独立,将多台设备集中到单一的‘黑盒子’中,为用户提供多种以前互相分离的功能。”目前,各品牌生产商都无法做到兼容所有竞争者,而家联的嵌入式芯片不需要更改产品原品牌与功能,就能实现数据兼容。无论三星还是苹果,都可通过第三方平台做到客户的无差别化。在这样的理念下,并不是竞争性的思维,更不是有你无我的短视,而是融合,通过融合完成一体化的平台。

洪佩军博士表示:“家联网生态圈的推出,一是面对智能家居的‘孤岛’问题,只有建立了一个兼容性的平台,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二是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公司加入这一系统,而随着系统的不断扩大,其推动行业的发展也会随着不断加速;三是可以看做是所有进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大融合与大整合,从而使进入这个生态圈的企业进入远离红海竞争的领海市场;四是生态圈创造了一个价值平台,使进入企业能够利用这一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业绩。”

这个独特的“生态圈”模式的创举使家联国际领先全球,率先开启了智慧家庭时代。

营销3.0:四个战略思想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3.0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更为复杂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不同于以产品为核心的1.0时代和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2.0时代,营销3.0时代更加注重人文层面、情感层面的需求满足。事实上,智慧家庭既然以家庭为单元,就更需要进入营销3.0。

家联国际董事长洪佩军博士表示:“我们研发的iComhome家联网平台是基于‘端+云+端’的智慧家庭云平台。第一个端就是创造感知、互联、智能的家庭智能网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完成人们交互、关怀、SNS的目标。”综上所述,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人性化升级之路不外乎三大方向:以人为本、网络沟通、信息共享。

1.互联:做到“家电互联、人家互联、家家互联”。

作为智慧家庭,必须实现数据同步更新,智能终端高度协同,实现电视、冰箱、空调、PC、PAD、手机等多终端互联互通互控,也就是1+N模式,完成无限可能的互联互通互控。此外,除了家里人的互联互通互控,还要完成朋友圈的互联互通互控,甚至是多个家庭的互联互通互控。

2.智能:做到“远程控制、智能分析,低碳节能”。

在这个关键点上,当前的智能家居系统还大多停留在集中控制阶段,基本不具备灵活的远程控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以及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节能的能力,而这三点还是企业需要建立的核心。

3.感知:做到“家庭环境、家人健康、家居安全”。

真正的智能家电是要读懂人心,主动为人服务,具备人智。智能家电不仅要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兴趣、工作、地域等基本信息,精准呈现有针对性的内容,还能通过简单方便的交互方式,例如语音操控等,接收用户指令,迅速提供人性化服务。以此完成家庭环境、健康、安全的三位一体化。

4.分享:做到“家人分享、朋友分享、网友分享”。

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生态圈,必须具有非常人性化、极富人情味的网上沟通功能。智能家电让以往冷冰冰的电器物品成为联络感情、维系关系的纽带。通过多终端的互动互联,用户可以随时与家人朋友进行分享与交流。孤单的家用电器“触网”后,成为强大的信息辐射源,将服务与内容大范围发散至手机、电脑等终端,并与其进行内容共享。

回首2013年,家电正在朝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变。鸟瞰2014年,在智慧家庭时代,终端智能产品和应用会越来越丰富,并依托云技术和大数据集成智能产品家庭互联网,从而真正实现人和产品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构建一体化的智慧家庭。

家联国际推出的iComhome家联网平台正逢其时,给传统的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开阔了视野:不仅仅能控制,还要有思想。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回归到人们对“家”的原始需求——安全、健康和关怀。或许,作为开创者iComhome家联网平台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或许还会有类似的产品出来,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作为家电、家居企业如果不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就无法做到有“智慧”,也就更无法实现智慧家庭。其实,正如前言,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让市场营销进入了3.0时代,这个趋势已经无法阻挡。也因此,不进入家联网平台的传统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终将走向消亡。通信世界网

 

来源:综合消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中移动联姻苹果影响..
目前在TD产业前五名的厂商是“三星、 联想、华为、酷派、中兴”,而vi..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管数据..
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市场也会将这种压力逐..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