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通信的大国瓶颈:万亿大餐将流外人田
http://www.cww.net.cn 2012年6月4日 08:33
“即使光纤预制棒自给自足了,人家还是能卡住你。”毛谦表示,“制棒、拉丝所需的一些主要原料和气体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许多制棒企业的控股权也还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这些都使得国内企业在制棒、拉丝方面的话语权不强。” 针对这种状况,相关专家呼吁:我国企业之间应该要加强联合,共享利益,在消化引进的光纤预制棒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主要光纤预制棒生产商的合作,提高工艺水平,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光纤预制棒自给以及装备国产化。 除了在光纤预制棒领域的研发,近年塑料光纤成为新的热点,但在通信网应用上离实用尚有差距,在车、船、军事、计算机室内联网等特殊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光子晶体光纤方兴未艾,用来做器件或特种应用有优势,但能否替代标准光纤尚无定论。 由此可见,我国光纤光缆行业“革命尚未成功”。 光器件桎梏 如果光纤光缆算作整个光通信产业链的基础,占全产业链总产值70%以上的光器件可以被称为光通信产业的心脏。 随着我国光通信市场的持续升温,光器件产业投资不断扩大,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光器件企业。面对全世界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国内企业却只能在低端领域施展拳脚。相比于大多数国家,我国拥有完整的光通信产业链,但核心的光器件却依然靠进口。 在光器件领域,我国大而不强的现象更加突出。 “我国光通信从应用水平来讲和国际差别不大,甚至有些地方还领先,但从研究和产业水平来讲应该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光无源器件还是光有源器件,高端的关键芯片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使国内的高端器件生产受到严重制约。”毛谦说。 耿岩对记者表示,我国光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单一,产品老化,散件组装,缺乏创新,许多地区投资光纤连接器,光分路器成了重中之重。由于重复建设,规模分散,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国际市场竞争乏力,使许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2011年初,中国电信发布了“光网城市”战略,中国联通也启动了FTTH工程。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迅速转型,能生产ODN(基于PON设备的FTTH光缆网络)无源器件的都在扩容;不能生产的纷纷通过并购、建厂等方式参与进来。 但是大多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市场很容易饱和。大部分厂商只能靠频繁打价格战来保证市场份额。 国内某厂商的工程师曾表示:“我们每次采购一些器件的时候,总希望能尽量多地使用国产的产品,但大多都在技术评标的时候放弃了。” 李芳分析称,虽然国内光器件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有优势,模块的制造工艺也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不掌握上游光芯片的核心技术,国内厂商无法提供满足需求的光芯片,光器件模块制造企业只能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而在光器件产业链的上游芯片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就成为光器件模块企业成本难以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尽快提升光器件企业的研发实力,自主研发生产光芯片成为打破这一局面的关键。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表示,低质量的光器件(特别是分路器的质量低下)加上本就复杂的FTTH建设环境,会造成更高的网络故障率。 一些光器件企业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并已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一些光器件企业已经在光芯片的自主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并实现量产。 这是好的一面,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国内除了华为、中兴和烽火有一定能力真正做芯片外,其他的中小企业根本做不了芯片。”,毛谦的话道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编 辑:魏慧 联系电话:010-67110006-904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