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中移动飞信烧钱超30亿 市场表现难言乐观
http://www.cww.net.cn   2012年6月11日 08:29    

 面对大举兴起的微信、手机QQ等移动IM(即时通讯)产品的包围,飞信终于做出了改变。

5月上旬,中国移动飞信开放注册壁垒,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电信(微博)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飞信使用其服务。

负责飞信业务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近日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在其推出新版本后的一月间,联通电信用户注册量已经超百万。

飞信业务是中国移动于2007年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产品,因与其短信业务打通广受关注,其公司高层曾表示要做“IM领域的老大”,据艾瑞咨询数据,时至今日,飞信用户量虽已跻身即时通讯前三,但与排名第一的腾讯QQ相比,覆盖用户不足后者五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

而本报记者初步统计,仅2009年~2011年最近3年,中国移动支付给飞信业务研发和运维外包公司神州泰岳的费用高达15.4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2012年签约中的6亿封顶的费用,并且2007年和2008年以8亿计算(神州泰岳2009年上市,其在此前两年的飞信业务收入未能查到),神州泰岳的飞信外包费高达30亿。而这些还并不包括中国移动负责该业务的互联网基地的相关费用和飞信推广费用。

“一般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投入不到两亿元都可以做到上市的规模了。”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本报记者表示,相比飞信业务的投入之巨,其市场表现很难称得上乐观。“电信是寡头垄断行业,而互联网是一个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中国移动以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思维做互联网产品,决策速度和市场需要跟进都太慢了。”

被移动互联网冲击的飞信

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飞信产品后,即有业内人士推测,飞信将在IM领域超过腾讯QQ。而此前中国移动相关高层曾在内部工作会议上表示,其IM工作的整体目标是“打造中移动综合的IM品牌,做IM领域的老大”。

其时,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是想走QQ的路,通过短信免费化,来获取用户,作为社区等其他产品的入口。但是还未站稳脚跟,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及其带动的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起来,这让中国移动始料未及。

越来越多地人使用手机QQ等移动IM产品进行聊天。2011年以来,新型移动IM产品正将互联网厂商同电信运营商在垂直领域推向更为残酷的竞争。2011年1月,小米科技(微博)的“米聊”、腾讯的“微信”先后上线,后者的用户数仅用了433天就突破1亿。

而这些企业的宣传焦点无一例外的都指向“不收费、省流量”。集图片、文字、语音于一体的便捷应用给运营商的短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据分析机构Ovum最新预测报告显示,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利用智能手机使用基于IP的社交网络通信服务,使电信运营商短信收入损失巨大:2010年达87亿美元,而2011年损失已增至了139亿美元。随着通信应用程序的继续普及,短信收入的降幅仍将急需扩大。

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2011年财报也显示,短信及彩信业务收入不管是从收入占比(2011年8.8%、2010年9.7%)还是收入总额(2011年为464.62亿元、2010年为468.89亿元)上都出现下滑趋势,这已经是连续几年收入下滑,其势态已难改变。

而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及市场规模均有比较良性的增长。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4.3亿,市场规模达到851亿。

[1]  [2]  [3]  
来源:投资者报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飞信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