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高铁6年大发展催生25家“三高”公司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28日 17:05    每日经济新闻    
作 者:王砚丹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高达2.2万亿元。形成了一个从基建到配件的产业链,一大批看准高铁蛋糕的创业者从中一夜暴富。

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共有25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涉足高铁产业链。它们分别是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西车轴、中鼎股份、南方汇通、北方创业、太原重工、宝胜股份、特锐德、鼎汉技术、博深工具、晋亿实业、华东数控、佳讯飞鸿、广电运通、新北洋、时代新材、回天胶业、中铁二局、中国铁建、隧道股份、东方雨虹、中国中铁、世纪瑞尔、辉煌科技,分别从事着从铁路铺轨到机车维修的工作,并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名利双收。

综合这些公司历年财务数据,主营高铁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在高铁盛宴下赚得盆满钵满,有着明显的“三高”特征:收入规模高速增长、毛利率高得离谱、净资产收益率超高。

三高之一:收入、规模高增长

2006~2010年是高铁行业飞速发展的5年,同时也是25家公司赚钱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正是铁道部这棵大树的庇护,滋生出了一大堆高铁“暴发户”,让一些本来规模很小的袖珍公司“日进斗金”。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这25家公司从2006年开始的连续五年时间,从铁道部的巨额投资中获得了高速业绩增长。2006年,25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62.93亿元,而到2010年,它们收入总和已经高达1.18万亿元,相当于2006近3倍。2008年~2010年,这25家公司净资产之和也从1555.45亿元增长至2155.48亿元,其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因一是来源于自身积累,二则是通过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财富巨额增值。

以辉煌科技为例。这家主营铁路通信信号的公司于2001年成立,最初注册资本仅有2300万元,发起人为9个自然人股东。2006年,在高铁刚刚发展的第二年,辉煌科技营业收入为9571万元,2007年~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至2010年已经达到2.50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1.6倍。净利润也从2006年的2344万元增加至857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3%。

而从招股书中来看,辉煌科技能够分享到高铁发展的超级盛宴,与股东们的铁道部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辉煌科技的董事长李海鹰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虽然无直接在铁道部任职的经历,但是他“曾参加铁道部TJWX-2000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联合攻关组并担任攻关组组长,该产品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鉴定”。另一位董事李劲松也曾经 “作为主要技术骨干两次参加铁道部组织的TJWX微机监测系统联合攻关组”。

2009年9月,辉煌科技以每股25元的价格发行1550万股,募集资金3.88亿元,迅速壮大规模。2008年末,公司净资产仅为1.59亿元,而至2009年末已经达到5.84亿元。

在辉煌科技登陆中小板后不久,2009年10月,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终于开板。在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特锐德和鼎汉技术两家高铁类公司。而创业板的首个代码——300001,还被给了特锐德,足见其所受到的重视。

这两家公司本来也是规模极小。2006年,特锐德净资产只有2856万元,鼎汉技术也只有5857万元。尽管在高铁的迅速发展中,公司规模得到一定壮大,但是真正的爆发式增长还是靠市场对创业板的热捧。有关资料显示,特锐德以每股23.8元的价格发行3360万股,对应市盈率高达52.76倍,募集资金近8亿元;鼎汉技术以37元的价格发行1300万股,募集资金4.8亿元,对应市盈率更是高达82.22倍。

资本市场使得特锐德和鼎汉技术“一夜暴富”。2008年底,特锐德净资产仅为1.04亿元,2009年末暴增至9.93亿元;鼎汉技术净资产则从1.08亿元增长至6.30亿元,同样实现了三级跳。

[1]  [2]  [3]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鼎汉  高铁  特锐德  微机监测系统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