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限令难消运营商争夺校园市场“火药味”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20日 07:57 南方都市报
作 者:汪小星
天河某高校的学生告诉记者,往年他们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里边都会夹寄着一家运营商的号卡。而且,学校发通知都是以短信系统发在这张卡上,不想用都不行。 成本换用户,运营商骑虎难下 然而有运营商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这份《意见》出发点虽好,但对于运营商而言起不到根本的约束作用,只是治标不治本,运营商完全可以通过迂回战术争夺校园市场。 有熟悉校园市场的运营商人士林云(化名)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意见》规定不能在通知书夹寄手机卡,运营商大可换个方式,比如在接新生的大巴上给学生做宣传,或是在新生上学后再由学校统一给学生发放手机卡,与此同时,运营商仍然可以在新生开学之际在校园里大搞促销活动。“最终三家比拼的还是谁有更多营销费用,谁愿意投入市场的成本更高”。 “前些年,运营商向学校签订协议发放手机卡是不存在任何门槛的,然而随着这几年运营商在校园市场愈加激烈的争夺,很多高校逐渐扭转局面,反身为‘甲方’,向运营商大开价码。” 林云说,每年7月左右,很多高校便会向运营商报价并要求运营商上交年度方案并进行挑选,其中包括迎新、开学典礼、赞助学生会及其他校园活动,甚至包括了给老师配手机与手机资费减免的条件。“在中等院校,运营商每年的投入大约需要60~70万元,其中九月迎接新生就要花10多万;而在名校,全年的‘赞助’费用高达到100~200万元。” 运营商已经逐渐处于被动的局面,近两年在高校争夺战中也有了骑虎难下的疲态———回顾近几年校园市场营销,运营商都采取了成本营销的路线,预存话费送手机、高额充值返还、实物礼包赠送等促销方式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校园市场上丰富的促销手段核心仍然是价格战,仍然是“烧钱”、“圈地”的粗放式营销模式。在全行业新的收入增长点仍未明晰的背景下,这种营销模式还能维持多久? 小调查 对“限制令”赞弹不一 针对工信部的新规定,记者走访了天河区、海珠区的几所高校,在26个受访学生中,有15个人表示运营商是在绑架用户,支持工信部的意见;有6个人则持相反意见,支持运营商的校园竞争,认为这样才会降低资费使消费者受益;其余5人则是无所谓态度。 “从最初的摆摊设点到宿舍扫楼,从校园门口的迎新活动到火车站的守候,从存话费送手机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强行捆绑,吃饭上课去图书馆都要跟手机卡绑定,我们的自由是越来越少了。”海珠区某高校小刘同学向记者抱怨道,从他作为新生上大学到现在大三,运营商每年的招数不断增加,越来越有“绑架”用户的嫌疑,因此对于工信部的“叫停”文件,小刘很高兴。 但天河某高校学生小袁向记者表示,假如学校不再统一发放手机卡,那同校学生的联系则会显得尤为不便。“不同运营商的手机卡不能进同个集群网进行免费对打,学校的通知短信也无法统一下达,岂不是会很混乱?” [1] [2]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重要新闻 CWW视点 最新专题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