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业界观点 >> 正文
 
李开复:Google+是否能挑战Facebook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13日 12:12    新浪科技    

7月13日上午消息,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今日撰文对谷歌新推出的社交服务Google+进行分析,从产品、设计、整合等多个层面来看都极具优势,Facebook和扎克伯格当然必须重视Google+,但由于推出的时间远远落后于Facebook,也面临很多巨大的挑战。

以下为李开复全文: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G+

* 从产品层面:G+是个非常优秀的产品,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G+的用户体验是由Andy Hertzfeld设计,很好地结合了Facebook、Twitter、甚至新浪微博的各种功能。几个特别优秀的产品功能:1)整合多功能(见下)、2)比Facebook更好用的移动应用,尤其在Android上面、3)好友管理功能比Facebook远远好用,可以有很多个圈子、4)更容易分享、 5)更好的聊天功能,尤其是引入视频聊天。

* 从整合层面:G+又引入GMail联系人(GMail有2亿用户!)。另外,Video、搜索、地图、Picasa、Doc、Youtube等都是引领业界的产品,现在都已经整合进入G+,对于谷歌忠诚用户,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谷歌的整合产品。为了它,连谷歌上面的菜单都变成黑色的了!

* 从用户反映层面:G+推出前10天达到接近1000万用户,这个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谷歌的后台才能支撑这样的疯狂成长。另外,很多互联网界的大佬都已经迁移”家园“到G+(例如:Robert Scoble, Bill Gross, Danny Sullivan, Kevin Rose, Guy Kawasaki...),其中有些已经把自己博客主页转到G+。

* 从技术层面:谷歌的后台已经发挥作用。谷歌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也已经很聪明地建议了很多朋友给我。未来,更好的搜索,更好的内容推荐和发现、更多需要巨大后台的技术,都用上了谷歌的优势。谷歌已经有每个用户的邮箱、搜索记录、和其他使用习惯,都可以用来优化用户的体验和选项。

* 从决心层面:谷歌把今年的员工红利捆绑上社交占有率,在做了很多失败社交产品后屡败屡战,累计过去失败经验,秘密打造G+。

* 从生态环境层面:谷歌会用非常好的条件(例如更高的分成,更开放的API)去吸引那些不想太依靠Facebook的公司,例如Zynga。谷歌会把社交产品和其他产品一起兜售给广告主。

* 从资金层面,谷歌拥有近200亿现金,而且早就对外说它为了战略目标不在乎一个季度的盈利。无论是作为推广费、合作费、收买合作伙伴、收购公司,这个巨大的资源都不能忽视。

* 从战略和互联网格局层面:谷歌是个开放的公司,希望大家都开放,才能搜索组织所有的信息。Facebook是个封闭的公司,希望利用只有自己拥有的资源,创造独自的价值。今年,因为Facebook的强大,让谷歌无法收录世界最大网站的内容。长期,这会伤害谷歌的搜索体验和完整度。所以谷歌必然希望逼迫Facebook变得更开放,所以G+应该会走开放路线,提供更开放的API,也希望更多小社交产品甚至平台愿意内容被放到G+平台上。这样会逼 Facebook走上更开放路线。

当然,谷歌也面临很多巨大的挑战:

* G+实在是太晚了,现在当Facebook已经拥有7亿忠实用户,拥有众多应用的成功平台,广告主已经开始主打Facebook网址而非官网,是否来得及?

* G+是很好的设计,但是建立一个社区不能一步登天,而需要精心经营,把用户、内容、反馈等融入一个多步而且经常修改的产品。有人说G+是个最好的木匠,但是养一个社区像是种一棵树,而一个木匠无法打造一棵树。比如说,Facebook是逐步经过用户扩散设计出来的:刚开始是哈佛人实名登录,然后常春藤,然后所有大学,然后高中,然后几个大公司,最后才开放注册。每个阶段都是学习进步的过程,专注解决一个用户群的问题之后,再走下一步,一步步打造出今天的Facebook。而G+ 一下就一千万用户,很快过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迭代、修正种种问题?会不会因为分散的用户群,无法清晰地听到用户的声音?从Stack Overflow的发展和Yahoo Answers的对比(它们类似知乎和百度知道,当然Yahoo Answers没有百度知道那么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状况。

[1]  [2]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Facebook  谷歌  极客  Google  李开复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重要新闻
CWW视点
最新专题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