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光纤网络让生活更智慧
http://www.cww.net.cn   2011年6月29日 08:44    北京晨报    
作 者:舒彤

现今的“光缆”不仅仅解决了村庄“通信难”问题,更让村民享受到了更快更好的上网速度。走访中,村民王大姐她开心地介绍说,以前打电话有时间限制,不仅要定时定点,还要抓紧时间。如今不仅打电话不再受约束,就连上网也不再是梦想。她家的电脑买了有7年之久,但上网却是从2010年12月光纤改造完成后才开始,“现在孩子上学都需要上网,以前查个单词可费劲了,现在上网一查就有了,别提多方便了。我还在网上报名了远程教育,学习大专课程。”

联通提供的光纤入户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满足了村民的基本通信需求,更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促进企事业办公更高效

光纤化宽带网络全面建成后,北京联通将能够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高质量、高速率的接入;向各类行业用户提供宽带网络基础上的IP、固话、移动通信业务;向金融、教育、医疗等各类行业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赵老师是某高校远程教育培训部门的一名教师,光纤改造工程之前,远程教育的视频清晰度过低,还经常会出现网络延迟的现象,一直困扰着赵老师工作的团队,学生人数减少,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招生。然而,通过光纤改造之后,赵老师惊奇地发现视频清晰度提高了不少,多次授课中也没有出现网络迟延现象,学生对远程教育课堂的满意度也提高了不少。赵老师欣喜地说:“光纤网络就是好,速度快,没延迟,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东西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打造全新的光网时代

无论是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行业应用,还是视频应用、电子阅读等大众应用,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这样一个“智慧”的网络。根据北京市政府《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2009—2012年)》和中国联通集团战略要求,北京联通早在2009年便开始致力于全力提速在北京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领域的发展,预计在三年内基本完成全市20M全覆盖,基本完成光纤到户的覆盖。

光纤入户工程即光纤逐步向用户端延伸,最终实现光纤到户或光纤到桌面,铜线逐步向用户端退缩,并最终退网。基于光网的宽带网络,可以加快推进平安城市、数字城管、应急联动、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为城市教育、治安、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带来高效智能的应用,全面协调城市发展的和谐与稳定。北京联通一直致力于大力推进网络光纤化,提升服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本版撰文 舒彤

■相关链接

“通向未来的公路”——

光纤宽带的历史及现状

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他在论文中提出,以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代替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用来传送容量几近无限的信息。这无异于在30年前,有人拿着指甲盖大小的U盘说要装下大英百科全书,于是有人笑其为“痴人说梦”。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梦变成现实,光纤的广泛利用成就了今天无所不能的互联网,而高锟则凭借这篇仅十来页A4纸的论文,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高锟自己的话说,“光纤通信1000年也不会被取代”。“这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公路”,对于美国等提出国家宽带战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的发展,思科CEO钱伯斯当时曾这样赞赏道。

近些年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国家都提出各自的以光纤为基础的国家宽带战略,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并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智慧  光纤网络  光纤到户  1000年  光纤到桌面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