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社科院评估:物联网“概念强过实效”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15日 08:21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王海平
对于各地对高科技企业满腔热情、一拥而上的招商现象,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先满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撒胡椒面”式的扶持,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应明确不同的发展重点”。 记者从江苏省发改委获悉,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江苏省就重点发展的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行了一轮评估,并拟定了新兴产业发展排位次序,以用于指导和平衡各地“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 其中,新材料产业被评估认为可作为“十二五”头2年重点培育和优先扶持的产业。而在全国掀起轰动的物联网,被评估认为该产业的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概念强过实效”,并且目前的发展依赖政府在公共领域的项目附属,建议作为5-10年内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 高技术攀登计划 吴先满向本报表示,当前江苏省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拥而上,风电、光伏、平板显示等产业领域,使得产业规模初具,同时已出现了打价格战等低层次竞争的现象。其背后,则是技术创新能力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以昆山的平板显示产业看,其关键的部位和材料仍是依靠进口,“几乎没什么专利。” 为了打破这样的状况,江苏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高技术攀登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将围绕优势和前沿性产业领域,集中突破100项核心关键技术,以此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升。其中,高性能战略材料领域占据1/10。 吴先满告诉本报记者,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仍是观察产学研的合作成效,这是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障碍。 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技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其组织形式上松散、价值取向上差异、利益分配上不稳,“高校在于学术陈旧和价值实现,市场化动力和意识不足;企业追求短期出效益,不重视研究的长效机制”。 即使是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城市试点,在利益分配上明确科技人员最高占股比例的前提下,目前风险分担机制仍不完善,扩大了合作失败的可能。 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不明显,与其他产业发展的经验一样,同质化集群的现象非常严重。 吴先满在调研中发现,江苏13个地级市的各类高科技产业园在“十二五”期间都提出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这意味着同质化集群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也导致了优惠政策的变异”。 比如,已有地方政府建议高科技企业在投资建设工厂时“在香港注册公司以外资名义进入”,以此获得更大的优惠。 排位新兴产业发展次序 同质化竞争已经引起江苏高层关注。尤其是从科技部党组书记职位上调任江苏省省长的李学勇,在多次的调研中均指出这一现象。 本报从江苏省发改委获悉,进入“十二五”后,江苏即着手对现有重点发展的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 “省里鼓励各地抢抓新兴产业,但要分重点”,参与评估的省经信委产业处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获悉,市场需求、自主技术、经济效益、产业关联度和资源环境成为评估的主要基准。 按照确立的评估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梯队为新材料产业,可作为“十二五”头2年重点培育和优先扶持的产业。其余分别为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物联网。 [1] [2]
编 辑:实习生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