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
http://www.cww.net.cn   2010年5月5日 14:13    IT时报    

    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物联网元年,2010年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年。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已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成为让生活更美好的“智慧伴侣”。

    事实上,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离上海、离世博会并不遥远,甚至已然在进行中。今天,路过世博场馆的车辆和行人可能并不知道,脚下的电缆井盖“另有乾坤”,紧贴在井盖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将井盖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上“汇报”,一旦井盖错离正常位置,它便自动报警,确保井中电缆安全无恙。

    类似这样的智能应用还有许多。据了解,上海电信率先在上海建设了物联网公共统一接入管理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公交车、世博邮政车、世博机动通信车上都安装了无线视频监控,随时查看车辆安全信息。在智能公交、智能安防、智能楼宇、市政基础设施智能管理、等领域均已设立示范项目。通过这些物联网的触角,人们正在感知这座城市的脉动,感知世博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3D高清IPTV

    裸眼观赏立体大片

    身穿铠甲的男主角一路撞击繁华夜市中的霓虹灯,四溅的火光就像要燃烧到自己身上一样,记者不由得倒退了几步,可不管站在哪个角度,屏幕里的人物和场景却一直追过来,简直无处可躲!你可别以为这是在和平影都看IMAX电影,事实上,这是记者在世博园区内的中国电信营业厅见到的真实景象。

    播放上面震撼影像的是挂在营业厅内墙上的一台大屏幕电视。乍一看,它跟普通的电视没什么区别,但它却是有着高超本事的3D高清IPTV。对于IPTV,上海市民再熟悉不过,天天都用它来看电视回放、点播精彩大片;而3D高清IPTV,对很多人来说仍是个新鲜物事,即便是追随时髦的科技潮人,也顶多在影院真正享受过3D电影《阿凡达》。

    今天,3D高清IPTV已真真切切地走出神秘园,来到我们身边。上海电信将3D自由立体显示技术与高清IPTV的传输和播放技术相结合,通过IPTV系统实现3D高清内容的网络流式播放解决方案。专业技术看似复杂,用户体验起来却一点也不麻烦,也就是说,当你坐在电视屏幕前,无需佩戴专业眼镜,就能360度感受3D高清电视,家里的客厅瞬间化身立体影院。目前,专为世博会量身定制的专题三维高清节目已经上线,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来到电信营业厅就能亲身感受3D带来的快感,即使多人同时观看,也不会遮挡背光,不会降低图像亮度。

    IPV6

    为每粒沙子都配一个IP地址

    世博园内的许多数码设备,如高清IPTV、高清全球眼、环境动力监控能设备等,看似普普通通,但其实它们背后都报上了IPV6的“新户口”。与“老户口”IPV4相比,IPV6技术的好处是有数不尽IP地址,全世界网民用也用不完,甚至可以为世博园,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配上一个IP地址。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许未来某一天当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电脑已经不能上网,因为现有的IPV4地址已经全部耗尽,一个不剩——因为没有IP地址,就不能上网。目前我国电信行业、高等院校等部门均在积极行动,抢占全球IPV6产业的至高点和话语权,积极参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更是未雨绸缪,在骨干网上已具备了全面部署IPV6的能力。

    对世博园内这些IPV6电子设备来说,IPV6的加入虽然不会对性能指标带来很大提升,但通过世博园内IPV6网络的架设,其中的各种电子、数码和电脑设备都能接入到同一个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具备物联网概念的IPV6试验网。

    在世博园内小试牛刀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和电信运营商还将加快推进IPV6的发展,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们家里的每台电脑都能用IPV6上网了。

    天翼对讲拿起手机“一呼百应”

    在电影《手机》中,手机作为个人隐私的代表,须臾不可离身。而在3G时代,手机公共工具的“身份”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上海世博会便是一次最好的检验机会。中国电信在世博会期间提供基于3G网络的天翼对讲(电信级PTT,一键通话)业务,为CDMA用户提供了“一机两用”的全新体验。

    所谓“天翼对讲”,简单点说,就是用内置PTT功能的手机来做对讲机,这是目前唯一能以3G网络提供的PTT业务。它可以把你的通讯录成员分成不同的“圈子”,发起呼叫时,可以选择让“圈中”的一个人听到,也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到。

    和传统的对讲机相比,“天翼对讲”手机不仅个头小巧许多,网络覆盖范围遍及全市,而且隐蔽性更强。世博会举办期间,天翼对讲在世博园区伦敦、汉堡、澳门、首尔、上海企业联合馆等多个场馆中已经得到应用。场馆组织者遇到任何突发紧急情况,只需按下对讲键,即可与本馆所有人进行通话,从而使指挥调度更加神速和快捷。为了举办一届安全的世博会,本市不少安保部门也已定制专业的天翼对讲手机。执行任务时,指挥员可以通过手机调度各区域同事,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指挥员的命令可以同时传达至每个人员耳中。

    e云手机海量信息藏在“云”层里

    当下云概念大热,可真正搞懂云概念的老百姓没有几个,世博会恰恰提供了大家一次亲密接触“世博云”的机会。手握“e云手机”你会发现它与普通手机并没什么两样,只有当你看到按键上印有可爱的海宝图标,你才会发现这部手机与世博会的渊源。

    “e云手机”作为专为世博会推出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互联网手机产品,在不增加手机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世博服务”和“天翼应用”两大云服务,而且价格不贵,最便宜的“e云手机”只要千元左右。

    通过云计算,就好比将世博信息都藏在“云”层里,手机用户可以通过“e云手机”高速、便捷获取,而无处不在的3G网络恰恰是手机高速得到世博信息的最佳途径。在“e云手机”中集成的“世博服务”和“天翼应用”两大云服务,包含了各种场馆、餐饮、票务信息,所有信息都能“零距离”获得。

    当然这还只是云计算初试身手,目前从计算机、服务器、存储,到打印、网络搜索等各IT领域,都正全力提速云技术的实施。

    多语言智能识别

    通晓外语的自动翻译机

    传说,古巴比伦人准备修建“通天塔”以传扬名声时,上帝为惩罚无知的世人,将人们的口音打乱、言语不通,使众人分散到各地,“通天塔”半途而废,人类至此无法沟通。这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语言是阻碍全球化最大的障碍。如今,随着多语言智能识别技术的出现,这个屏障正在被逐渐打破。

    多语言智能识别技术,正式学名应该为“基于多语言识别、合成及跨媒体搜索等关键技术的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应用系统”,它是由上海电信承担建设开发的国家“十一五”863项目,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该项目已逐渐成熟,并在今年上海世博会上被首次投入应用。

    根据预测,将有来自全世界350万名以上的游客和参展商参与世博会,为了使这些国外友人在上海游览期间过得轻松自如,世博会的官方热线962010用多种语言提供所有与世博有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其中自助服务便采用了“多语言智能识别技术”,通过人机对话提供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四种语言的服务能力。

    国际游客拨打962010选择自己所属语言种类后,多语言系统会自动识别出他的语种,从而切换到该语种的平台上,然后可以自动识别提问者的母语,并进行人机对话。当对方提问后,系统将其“翻译”后并找寻对应文本答案,同时将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播报给提问者。这一复杂程序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处理,询问者几秒钟后就能获得正确答案。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关键字搜索:世博会  科技  智慧城市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