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体制拖慢运营商向互联网迈进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8日 08:47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倪兰
对于从一家互联网企业被挖到运营商互联网业务部门的王姓员工而言,尽管运营商对于互联网人才和内容的急切渴求以及大笔投入让他看到自己大有作为的空间,然而当实际发生时,传统电信体系却始终是他绕不过去的弯。这个弯也使得这些巨头们的互联网步伐始终如此缓慢。 IM是运营商涉足较早的互联网业务之一,其动静起伏深受这些体制因素牵引。 “很大程度上,IM的‘超越’并不只是技术、业务层面的事情。”中国电信增值业务中心的一位员工向记者发出此番喟叹。 各自为政的难题 尽管中国联通的“超信”和原中国网通的“灵信”都已不复存在,但按照一位曾负责过相关业务的联通工作人员的说法,在电信体系下推广IM及其他互联网业务时,“总有力不从心之感”。 现正忙于为飞信新一年的相关推广事宜与地方移动公司进行协调的卓望员工有同样感触。 “照理说互联网是没有地域之分的,业务应该全国统一推广,但是在电信运营商体系里,总部不过是管理中心,省公司掌握实权,所以飞信的推广势必以省为单位,其成效过去也是纳入各省KPI考核。” 这样的分省运营带来许多方面的问题:沟通、协调、策略制定、技术支撑……“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为所有省市进行支撑,只支撑一些重点地区,但已是大工作量。” 然而精力和时间上的问题却是次要的,最关键的问题是造成的全国形象、定位不统一的结果,“这才是大忌”,神州泰岳相关人士坦言。 据了解,各地关于飞信推广的手法、策略本就不相同,在KPI考核的压力下,许多地方更会采取一些较为极端、“畸形化”的手段,由此造成飞信在各地的被接受度大相径庭。 “今年集团对飞信将不下达KPI指标了,这样也许有些地方仍会延续大力度发展,而有些地方则可能会将一些原来用在飞信上的资源力量迅速转移至其他营收领域或关键任务领域,今年飞信的发展情况很难说。”中国移动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言语中不免有些担忧。 无奈的等待 “其实早在推出飞信时,集团对于其发展就有详细的规划,我们一直是有着比较恰当的互联网式定位的,关于做怎样的平台、未来要发展哪些业务当初也早有想法。”前述中国移动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从最早推出,到走出这“真正互联网式开放的第一步”——增加除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注册途径,飞信花了近四年时间。这背后存在的就是互联网业务在运营商体系中更深的无奈。 “这样缓慢的进展,一方面是受运营商传统运营思维和出于业务安全及系统稳定考虑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限于传统组织架构及其不足以适应互联网速度的流程。”该移动集团人士表示。 此次飞信增加注册途径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前者的突破开始,然后者的影响在可预期的时间和范围内可能还无法撼动。 “众所周知,做互联网业务,反应应该迅速,而电信运营商的流程相对来说实在冗长缓慢。”中国移动飞信部门员工向记者表示,“最简单的例子,飞信从2004年就开始做,2006年才推出。而这么些年来,每一个功能的添加、每一次活动的推广,时常需要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审批及较长时间的等待。” 而这点也是让这位每日关注腾讯等互联网业竞争者动向的员工最感无力的,“别人每天都有新东西,我们总在原地磨蹭”。 尽管另两家运营商的步伐比飞信和中国移动更慢,但显然,后者的目光并不在此。 编 辑:徐亮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