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电信MBOSS管理实践说明存储标准化管理就是生产力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5日 13:57    通信世界网    
作 者:江西电信企业信息化部 李继民 徐建军 徐真

    “超越概念,主动实践”是江西电信在存储标准化管理领域的总体方针

    在2004年,当时的VERITAS公司提出了“效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的概念;今天,IT圈内又在谈论“架构即服务”(IAAS),并且把它置于“云计算”理论框架。姑且不论这些概念中的虚实成份有多少?至少它们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即有朝一日我们的IT基础架构可以成为随需提供的、弹性的、可计量的一种“服务”。但是对于优先考虑“稳定性、安全性、性能和业务连续性”的电信MBOSS系统,一步实现上述终极目标是不可能的。随着电信业竞争的加剧,成本控制以及快速提供服务的能力成为江西电信企业信息化部门的目标。时不我待!对新概念保持敏感性,从基础工作中寻找管理创新的机会,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者可以尝试的一条路。江西电信企业信息化部在IT理论和技术积累上虽然比不过其他大省市电信公司,但是秉承了江西人民在革命时期的积极求索的精神,江西电信从MBOSS常规项目入手,通过一些细节的提升和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是在存储标准化管理领域,江西电信通过采用一些标准化管理手段,实现了MBOSS存储架构的演变,提升了架构的能力,降低了总体成本。

    第三方存储管理软件屏蔽存储差异性,改变了传统的存储采购模式,使得用户的谈判能力增强

    江西电信的核心IT系统从2000年前后开始采用SAN存储。由于SAN存储缺乏统一标准,虽然SAN技术的先进性无庸置疑,但相对封闭的技术容易使得企业丧失业务灵活性和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权。多通道控制软件是SAN存储的核心组件之一,每一个硬件厂家都有自己的多通道软件,但是兼容性很差。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最初的时候,电信在价格谈判中想掌握主动权,采用存储厂家不降价就更换产品供应商的方式。到了2005年,存储设备形成“三国演义”的局面——EMC、HDS、HP分别占据江西电信不同的业务系统,彼此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服务更成为难题。紧接着更大的难题出现了——三大厂家在各自的“地盘”上紧守价格,由于电信方缺乏制约手段,扩容时的价格谈判非常艰难。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旧厂家扩容硬盘的报价比新厂家新增一台相同容量的磁盘阵列报价要高出一倍的价格。

    降低存储采购成本的第一步是采用第三方存储管理软件。在充分比较测试的基础上,江西电信认证了VERITAS的DMP软件兼容性最好。不仅如此,VERITAS的卷管理软件和文件系统软件提供了传统操作系统所没有的一些新功能,例如:在线卷收缩、集群文件系统、文件分级存储等。第三方存储管理软件屏蔽了存储设备差异性,改变了传统的存储采购模式,使得用户的谈判能力增强。自2006年新计费项目开始,凡是采用了第三方存储管理软件的系统,存储厂家再也不能维持较高的扩容价格了。原因就是存储硬件厂家十分清楚即使在扩容的情况下,他们也存在竞争。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在同一个应用系统上把新增的卷建立在另一台不同厂家的存储上。从最近3年的统计数量来看,江西电信高端存储的单位采购成本从7.2万元/TB下降为2.8万元/TB,成本下降幅度达到61%。

    第二步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统一规划。长期以来,江西电信公司的IT投资是基于项目的,形成的结果就是:每一个IT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都是一个孤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不能统筹考虑、动态调整。改变这个局面需要动到长久以来从底层就已经固化的企业基础架构,也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企业IT采购流程的BPR(业务流程再造)。江西电信自2007年起,启动了IT基础资源整合项目,实质内容是把原本归属各个项目经理的IT基础资源投资进行打包,每年进行若干次的集中汇总采购。通过这个整合的过程,各个项目放在一起来统一考虑,就能发现各自需求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各个项目能不能共用一台物理存储?备份资源能不能共享?三年下来,江西电信IT基础资源整合项目的成果是相当大的,在此仅举一例说明。通过备份资源的整合,江西电信MBOSS仅用两台备份管理服务器、两台高端磁带库就满足了两个数据中心、30多个系统的备份需求,并形成了稳定的架构服务能力(IAAS)。即现有的备份架构是可以弹性扩展的,新增业务系统的备份服务是可以即插即用的,备份系统的总体成本是可见的、可控的。

    多节点的数据库集群——数据仓库的超级架构

    数据仓库是业务系统中对存储资源消耗最大的业务系统,为了解决海量数据的复杂应用,江西电信采用了DB2并行数据库的多分区技术。这项技术的采用对存储架构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并行数据库控制文件的共享。江西电信在8台服务器(分区)上分别建立了4个数据库分区,总共组成了32个节点的并行数据库分区,而这多达32个节点的数据库同步信息保存在一个称之为DB2Home的控制文件系统中。控制文件的重要性对保持数据一致性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个高性能的共享式文件系统对保证数据仓库的健壮性非常重要。通过采用VERITAS存储标准化软件带来的附加功能--集群文件系统,即在SAN的架构中提供一种能够被多个服务器节点同时访问的文件系统。实际上,在数据仓库之前,江西电信已经在多个计费系统中广泛采用过这种集群文件系统(简称CFS)。数据仓库的大型环境成为CFS的最佳应用场景,如下图所示,江西电信在数据仓库系统中成功实现了32节点的数据库集群——数据仓库的超级架构。

    图一、数据仓库CFS架构

    其次,数据仓库海量数据对高端存储的消耗是很可观的,这又是一个现实的成本问题。江西电信正在尝试通过标准化存储管理架构把低端存储引入数据仓库存储架构,通过把历史数据迁移到低端存储来降低成本,实现数据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跳出存储硬件的局限,既提高了数据高可用保护的级别,又提高了数据高可用保护的架构灵活度。

    存储标准化管理的第一步是打破了存储硬件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存储架构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种改变是否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呢?结果证明答案恰恰相反!考虑到各种设备底层技术的差异,存储标准化管理软件提供了更多跨越存储硬件的技术手段。存储硬件要想把数据管理能力跨出一台存储控制器,就必须通过专用的“桥”技术,用以识别和连接2个以上的独立磁盘阵列。例如:EMC公司的SRDF,HDS公司的TrueCopy,等等。而服务器层次的存储管理软件却能够轻易地实现这种跨越。例如:我们可以在两台磁盘阵列之间建立同一个逻辑卷的两个镜像,这种操作是不需要磁盘阵列提供特殊支持的,是一种在逻辑卷上通用的常规操作。这种看似常规的操作需要逻辑卷具备两个基本能力:一是跨平台的能力,就是前述多通道软件的兼容性;二是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镜像的快速同步能力。第二个能力尤其重要,能否满足一定的时间指标和距离指标?同步效率过低会造成系统不可用,例如:在线路频繁闪断的情况下,系统来不及响应。距离也是影响数据保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利用交换机的长波模块可以将SAN网络延伸数十公里,跨越数十公里的磁盘阵列之间的卷镜像可以起到容灾的效果。事实上,江西电信早在2006年第一次引入存储标准化管理软件的时候就对这些技术指标非常关注并进行了尝试。目前核心的计费系统和客服系统就一直使用这种远程镜像方式的容灾,镜像容灾消除了存储之间的切换动作,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冗余架构。江西电信通过存储标准化管理获得的额外收获是:容灾建设跳出了存储硬件的局限,既提高了数据高可用保护的级别,又提高了数据高可用保护的架构灵活度。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江西电信  MBOSS管理实践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