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通中小企业信息化:尴尬与突破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15日 13:01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高弋坤
编者按 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和运营商要做到真正的相互了解,才能建立健康长久的合作关系。本文以中国联通为例,试图为中小企业和运营商搭建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 近日,中国联通内部人士透露,联通将在2010年4月举行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重磅推出其整合后的旅游信息化产品,届时将向人们展示电子门票、视频监控、车辆调度等产品。此外,中国联通还将在2010年进行10次行业应用推荐,涉及汽车、公交、物流、航空备机等多个领域。 此前不久,广东省中小企业局与广东联通签订了《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与推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企业固定通信及信息化服务、移动通信信息化、信息化培训等三大重点领域的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整合后的中国联通正在发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 “联通新时空”已成过去时 早在2003年的“国际通信设备展”上,中国联通就率先展出了其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向警务、海洋、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2005年,又相继推出了面向工商、农业、税务、烟草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引用当时北京晚报一位记者的评论是,“中国联通把企业信息化应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天津联通的一位大客户经理向记者讲述到他们为企业制定信息化产品的过程,“A企业是天津市的一家制造型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企业管理和销售环节中问题的出现慢慢成为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结合A企业的客户需求,这位大客户经理最终给出了一系列信息化解决方案,“OA办公系统可以集企业邮箱、通知公告、办公流程,文件审批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有效为A企业提高办公效率以及流程规范等。”可以说,当时的“联通新时空”品牌亮点最多,颇受企业用户的推崇。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随后的几年相继推出自己的企业信息化产品—“动力100”和“商务导航”,而“联通新时空”在其迅猛攻势之下一度被超越。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之后,联通将其C网转交于电信,“联通新时空”这一基于C网运营的品牌也随之消失。 矛盾由来已久 短短几年,原本拥有众多亮点的明星品牌—“联通新时空”却一直没有亮起来,原因何在? 曾从事联通大客户营销策划工作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亮,从中国联通部门设置、宣传途径、队伍建设、终端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联通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部和集团客户部的利益冲突,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吕亮认为,“集团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单纯站在大众市场的角度上考虑,应该把资源管理和价格制定的权利适当地从市场部下放到集团客户部。” 此外,企业产品的销售途径通常为直销,这就导致了客户无法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我们对联通的产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还不是很了解,在营业厅似乎只能了解到个人业务。”一位北京联通的大客户告诉记者。“宣传通道比较单薄,甚至不如大众产品传统的宣传通道,这是联通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发展的又一短板所在。”吕亮说。 基于管理灵活、易形成标准化等因素,中小企业往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产品,但目前联通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营销团队。 最后,吕亮教授认为,“定制化终端能够更便捷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这是一种趋势,而联通要想把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做的更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涉足空白地带 相对于大企业的复杂竞争环境,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更容易形成标准化,同时具有决策灵活、信息化程度低等特殊性。因此,联通选择中小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其企业信息化产品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 而如今,我国三家运营商也都拥有了自己的集团客户部。中国电信先后拥有了固话资源和移动资源,面临整合的问题;中国移动虽然拥有庞大的个人用户群,但其单位用户群是靠后期做的如企信通之类业务支撑起来的,固网业务严重不足,尚且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商业化。 而对于中国联通,继2008年重组之后,一方面,原中国联通针对企业客户的品牌“联通新时空”已不复存在,如何重建企业产品品牌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拥有最成熟的3G网络和原网通庞大的固网资源(如光纤、宽带、固定电话等),在新时期,中国联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与推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联通将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扶持和投入—整合联通在固网、移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及资源积累,给予中小企业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发展困境。 编 辑:袁娜
关键字搜索:信息化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