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手机产业折射中国制造现状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15日 07:45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张 南

    “电子产品中,苹果的iPhone和笔记本、大部分的索尼PS3和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笔记本产品,都是‘中国制造’,或者至少是‘中国人制造’。各种名牌和非名牌的运动鞋,基本上也是‘中国制造’。”深圳一家手机设计公司的果姓负责人坚信自己两年前注册的代工厂具备生产高质高价产品的能力,但他同时表示,相比“正规军”,“山寨厂商”对于生产、流通环节更不容易把控。

    “前几年,山寨机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确有所欠缺,但是这些缺陷的改进,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只要用心,是不难做到的。毕竟现在联发科、展讯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十分完备。”中关村IT从业者协会某副秘书长判断,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想推动有规模的山寨机厂家逐步转变成正规的手机企业,“3.15之前,工信部强调‘治理手机生产’就是针对那些‘一点儿心都不用’、并生产假冒伪劣手机产品的企业”。

    “害群之马”的危害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所谓山寨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1.45亿部,其中有一半流入国内市场,另一半则销往东南亚等国。对此,果先生认为,如果不是此前“害群之马”在东南亚销售低劣手机带来的“后遗症”,“数据应该还要增加”。

    关于“害群之马”,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相关人士表示,“不光手机产业,任何用低劣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企业都直接破坏了‘中国制造’的声誉。”去年,该人士曾参与商务部《中国制造》宣传片的推广工作。对于这部曾在CNN投放的片子,他表示,“我们想传达的信息就是: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产品正在同各国的商业和文化力量携手改善全球生活质量。”

    “‘害群之马’的存在导致‘中国制造’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挡箭牌,”中国社科院某学者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很多国家,商品一有问题就‘指责中国’成为大家的第一反应。原因有二,第一,我们自身不珍惜声誉;第二,某些短期利益受损的国家伙同媒体一起唱衰‘中国制造’。”

    “做精”应对产能过剩

    前述深圳手机制造商果先生认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具备扭转“长期被扭曲的中国产品形象”的所有要素,“其一,现有一些国外著名电子品牌大多在中国生产,这些产品本身具备良好的‘广告效应’;其二,撇除一些像蔡司镜头之类的‘高科技’,现时的手机技术可以说是毫无难处,只要用心,以中国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应付。”

    “工信部‘治理手机生产’,并打击销售‘翻新机’等黑色交易市场,对于我们这些想做大的所谓‘山寨’厂商是好事。今年以来,我们的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印尼、文莱等国,”果先生表示,“从价格层面,我们绝对不惧怕任何传统手机厂商。唯一可能影响我们前行的就是‘中国制造’的声誉。”

    该负责人把“康柏”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山寨’并不是国人的专利,联发科也不是‘山寨’的始作俑者。历史上曾经有一大批PC的“山寨机”厂商,它们高举的大旗是‘IBM兼容机’,‘带头大哥’就是‘康柏’”。

    “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果先生表示,“现在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跑马圈地基本上结束了,很难找到产能不过剩的领域,手机行业也是如此。接下来必然要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如何做到不被淘汰,只有做精。”

    这位“山大王”依然强调“‘用心’是‘做精’必须要有的态度”,“用心就是要做到不企图省略步骤和中间环节,做到实事求是,对于欠缺的要从头补课。任何企图投机取巧的企业都要在将来加倍地为此付出代价。”

    “在现行发展阶段,一些中国手机企业喜欢‘抄近道’,很多低劣手机由此而来。”前述社科院学者表示,“一方面,工信部对这些企业要予以打击;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会被市场自然淘汰掉。”

    “这需要一个过程,”该学者表示,“比如康柏,再比如本田、丰田等日本品牌最初也是‘山寨’起家。当时,日本或者韩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垃圾制造的代名词,它们的经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利用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打击‘违法企业’,保护本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手机产业  中国制造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