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移动支付摸索中前行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1月25日 08:19    中国证券报    

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2.12亿户,同比增长44.2%,2012年用户数将达到2.86亿户,同比增长率将达到34.9%。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内移动支付行业近年来风起云涌,通信运营商、银行、手机厂商、设备商纷纷介入,但从当前产业现实来看,依托网络购物的远程支付更受青睐,而现场支付则由于前期投入过高,而进展缓慢。

银行主导远程支付

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卫士通(002268)专门从事手机支付的控股子公司。今年1月,摩宝网络与中国银联合作,在成都推出手机支付业务。用户通过购买一张符合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标准的带智能芯片的SD卡,安装好摩宝网络提供的软件就可以实现水电气的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机票酒店预订、交通罚款缴纳等服务。

尽管目前公司在SD卡方面并没有利润,卫士通总工程师、摩宝网络公司总经理谭兴烈认为,随着未来产业链的成熟,一方面SD卡的价格应该会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用户会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支付。

“高成本确实是阻碍其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谭兴烈表示,在前期没有大量用户资源的时候,要做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支付,需要有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业务做牵引、做支撑。

在韩国,信用卡公司在传统支付领域获2.4%的提成,而在手机支付领域,信用卡公司要拿出1%给手机制造商、0.3%给运营商,自身获得余下的1.1%,虽然比例下降,但是由于整个支付市场的交易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各方还是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但是,在当前国内的环境下,由于用户规模仍较小,各方利益也很难协调,在产业链上话语权不是很强的其他参与者很难实现盈利。

东兴证券研究员王玉泉认为,远程支付领域的实质是将非面对面的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搬到手机上,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完成银行转账、还款、购物、缴费等功能,这个领域一直是银行的强项,未来会以银行为主导,而相关其它各方如果找准了市场定位,也将从巨大市场空间中获得发展。

电信是现场支付主力

在远程支付之外,现场支付则受到电信运营商的普遍重视。

中国联通相关人士日前透露,将于年底前在北京推出手机支付业务。在日前的高交会上,联通展出了与工行合作开发的现场支付应用,该应用采用基于NFC近场通信定制手机加SWP-SIM卡,将符合银行PBOC标准的金融IC卡集成到SIM卡中,是当前手机现场支付的主流解决方案。据悉,该项目是联通总部与工行中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手机现场支付试点,已在深圳和广州完成测试,即将推向市场。

在经历过SIM-PASS(13.56MHz)与RF-SIM(2.4GHz)的标准之争后,市场预计中国移动已经放弃了通过2.4G标准独家掌控整个支付产业链的想法。中国移动研究院高级项目主管黄更生曾明确表示,“中国移动选2.4G是经过很多前期的研究,但我们采用2.4G并不排斥13.56MHz。”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建宙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谈到,中国移动参股浦发银行主要是为了大力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并以手机为载体来推动B2C、C2C等电子商务的发展。

与2.4G相比,13.56M频率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被广泛应用在交通、金融、社保、加油、政府、市民卡等非接触卡片领域,产业链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与社会上的各种应用兼容性更强,基本上无需对现有机具做改动,更容易部署。而2.4G则需要对交通机具、金融机具等重新建设,在部署上投入较大。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支付  卫士通  运营商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