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徐超
6月3日,中国电信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城市光网”(MONET)行动计划。预计到2012年,上海市将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为上海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建设“两个中心”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确立上海成为亚太信息通信枢纽地位。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透露,在未来的三年内,上海电信将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国际通信网络,高带宽、高覆盖的接入光纤网络,以及叠加高层次服务和高可靠性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让上海彻底告别“K”时代。
“城市光网”实现多个第一
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提出中国电信两年内投资60亿元建设IP化、扁平化、宽带化、融合化的上海“城市光网”。
张维华表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将以宽带网络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为契机,实施光纤宽带战略,全面启动“城市光网”行动。到2012年,实现光纤进楼到户,用3年时间达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2009年实现覆盖75万户,2010年覆盖150万户,2011年覆盖达300万户以上。
为了在2012年实现上海“T级(百万兆)出口”,确立上海亚太信息通信枢纽地位,中国电信将投巨资建设亚洲新海缆(APG)、新中美海底光缆系统(TPE)二期,2009年达到3T出口容量,2010年达到4T出口容量。同时,国内出口长途传输能力在2009年达到10T,2010年提升到13T。由此,结合国际、国内卫星地面站,形成国内唯一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国际国内数据交换枢纽,使上海成为具备覆盖全球五大洲光网络核心出口的城市。
张维华表示,上海互联网出口带宽在2009年将达到1.2T,成为国内第一个出口超过T级的城市,IP网络交换能力超过15T。目前上海电信接入光缆规模已达到107万芯公里,接入铜缆2900万线对,覆盖900万户电话用户和360万宽带用户。
在接下来三年的基础电信网络建设中,上海电信将采用单端口40G的集群路由交换设备,建成一张基于IP和光纤(FTTx)的、特大型、高可靠性、大容量的城域网。这是国内首个利用单波40G的3.2T城域波分复用技术建设的城域传输网。此外,结合IPTV业务发展,建设中国电信“统一视讯中心”,形成超过1000T以上的视频存储与处理能力。未来5年,随着“云计算”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上海电信还将积极提供可以基于光纤接入的“云计算”服务,将信息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电信承担了世博园区和全市世博配套重大工程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规划和建设,并将之纳入“城市光网”的整体建设规划中。上海电信将在建设高水平的世博园区信息通信能力的基础上,率先在“世博最佳城市实践区”和“世博村”实现光纤到户,推进世界领先信息技术在世博会上率先使用。
上海“城市光网”的建设过程将是一个产业集聚和创新的过程,网络新技术的规模应用将推动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据不完全测算,上海电信60亿的“城市光网”投资将拉动芯片、网络设备、数字终端等产业250亿-300亿元的产值。
“张江数字园区”打造中国新硅谷
6月3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还与张江集团正式签约,共同打造上海首个“数字园区”。所谓“数字园区”,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管理者对园区整体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监控、人性化服务,帮助园区内企业开展虚拟化运营、协同化办公、一体化物流。
依托“数字园区”,园区内各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形成一个灵活反应的整体,提升整个园区的竞争力。比如:利用现代化的视频监控、无线定位、空气检测、红外感应等技术,实现对园区及周边环境的全天候监控、检测,预防犯罪、监测环境,提升整体治安环境;利用大容量的公共呼叫中心、IDC机房、线路代网管、IT外包平台等,帮助园区内企业降低IT拥有成本,聚焦自身核心业务拓展;利用无线定位、RFID等M2M通信技术,支撑企业开展一体化物流管理等等。
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张江高科技“数字园区”建成后,完全可以和美国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园区的智能化程度相媲美,为上海的“两化融合”建立示范应用样板区。
目前,上海市现有规模不同、级别不同的工业园区72个,这些园区是上海市工业的主要构成,其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市GDP总量50%以上。5月初,中国电信已率先向张江园区客户提供宽带提速等优惠措施、开通“国际直通车”服务,降低了园区中小企业的通信成本,改善了国际网络访问品质。
从三网融合到三屏互动
上海电信还将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现“三屏互动”,让用户能在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种终端上享受电信融合一致的信息服务和高带宽的媒体业务,推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推动软件等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009年5月13日,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百视通一起,携手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华谊兄弟联手启动了三屏融合业务。与NBA、华谊的合作,更是将原有的内容互补合作延伸到用户的多屏体验阶段,在为内容产业的运营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空间的同时,也先一步实质的推进了IPTV、手机电视等多屏业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