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浪潮洽购奇梦达追问:抄底的逻辑
2009年3月24日 11:43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黄婕 特约记者辛苑薇

    造成内存芯片厂商"哀鸿遍野"的主要原因就是产能的高度过剩。在2006-2007期间,由于过高估计了市场的需求,各大厂商纷纷扩张产能,特别是中国台湾地区,更是投入了数以兆计的资金到这个产业。这些投资使得产能极大提升,造成了市场的高度饱和。当供大于求时,降价就成为了唯一的主题词。

    过去半年,DRAM价格出现了半导体工业史上最大幅度的下滑。以DDR2-8002G的价格为例,去年该类产品价格从300多元最低下降到了不足100元,降价幅度高达60%。

    上述人士称,DRAM内存芯片的产品特性是技术单一,它非常精准地遵守着摩尔定律,因此其市场竞争力主要由成本驱动。在近期全球芯内存芯片重组之后,未来内存芯片的竞争主要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厂商之间展开。

    “全球资源都在往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聚集。”该人士说,这种产业聚合抬高了产业竞争门槛,“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企业,跟一群实力越来越大的企业怎么竞争?”

    另外一种担心则来自国内本身的产业环境。有业内人士认为,单纯从产业环境来看,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上下游配套,山东都不完全具备基础和优势,尽管政府能够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但对一个面向全球高度竞争的先进技术产业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半导体和矿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业,这类资源类企业可以抄底,但是半导体你买过来以后,要面临后续一系列的运营管理问题,这个怎么解决?”上述人士说。

    有业内人士建议,有关方面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一定要再做几个追问:为什么德国政府不出手拯救奇梦达?为什么三星和海力士不并购奇梦达?为什么中芯国际先前生产DRAM的北京厂最后撤出了这一领域?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奇梦达  浪潮集团  孙丕恕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