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手机浏览器之争: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关
2009年2月20日 10:13    互联网周刊    评论()    
作 者:张静 马荟

    作为网络世界的入口,浏览器的地位不会止于应用软件。火狐与微软的竞争已经移到手机服务上。手机版火狐浏览器Fennec正式版将于2010年发布,IE移动版、Palm自带的Blazer、诺基亚Symbian、苹果Safari和谷歌ChromeLite也以不同方式进入了市场,如果中国移动也推出自己的手机平台,那距离浏览器也就不远了。

    手机自带浏览器中,很少能有像苹果的Safari浏览器,兼具攻击性和防御性。手机广告调查公司AdMob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Safari在美国市场浏览器竞争中不仅战胜了微软和RIM,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也超过了目前在美国以外市场领先的Symbian,占美国市场将近一半。而美国运营商AT&T也尝到Safari浏览器带来的甜头,网络流量较一般用户多了9倍。

    iPhone进入中国的步伐在3G牌照发放后显得愈发紧迫,而苹果公司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的博弈、选择、背弃关系也愈发扑朔迷离,一方面,苹果无法无视巨大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运营商也期冀苹果的流量带来丰厚的收益。

    谷歌和苹果的Safari使用的同是Webkit内核,但相比苹果,浏览器之于谷歌的意义似乎更为重要。浏览器成为通向谷歌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大门。而随着谷歌新的互联网平台Android的发布,将免费的流量转化为收入的商业模式也将在手机上复制。

    移动和非PC领域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爱可信的基于Linux平台的NF手机浏览器,据称是第一款应用于3G网络的手机浏览器,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爱可信中国销售及市场副总裁李可意表示会把精力更多投入在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与其他非中国本土的公司相比,挪威手机浏览器公司Opera的中国战略显得主动积极。去年年底,Opera首次将中国版的发布融入整个Opera全球发布体系,中国版将与Opera国际版同步升级,同时,Opera将大小只有约120k的OperaMini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架设最新OperaMini服务器,以提升中国用户的访问速度。同时,Opera与展讯和联发科洽谈合作的消息也将野心直指山寨机市场。

    在B2B市场,Opera的OperaMobile采用的是与OEM厂商合作的形式,并向合作伙伴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手机上研发浏览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操作上是一个共同研发的过程,”Opera中国区总经理宋麟向记者介绍。摩托罗拉曾在2006年开始研发自己的手机浏览器,遗憾的是,两年后,中国的研发团队和国外的研发团队解散,摩托罗拉的浏览器梦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成为“中国谷歌”的机会

    国外厂商纷纷采取行动,本土化浏览器公司还有多大机会?

    对于IT领域的任何预言和断定都是没有意义的,但随着UCWEB董事长雷军高调地由幕后走向台前,国内浏览器阵营从开始似乎就显得很有底气。UCWEBCEO俞永福甚至曾经断言,未来手机浏览器的竞争将是民族企业和民族企业的竞争,“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上,国外企业根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

    3G时代,中国人制定出了属于自己的电信标准TD-SCDMA,从服从规则的地位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摆脱受制于人的状态而控制3G的发展。现在4G的图表已经在继续演进之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能不说中国本土企业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如果我有5000万,我会把钱投在市场研发上,而不是市场推广。”俞永福说。对于像UCWEB这样的国产手机浏览器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基本靠风险投资,而之后如何能够有足够的内动力实行可持续发展?与UCWEB出身相同的国内浏览器厂商如航海家、星际浏览器(Gorilla)、MP等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手机浏览器设计公司海君软件董事长项有建曾表示,与Opera、Access等同行的遭遇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竞争中同样可以体现出比较优势:一是产品采用差异式的产品设计;二是中国的3G是一个差异化到普及化的市场演变格局,因此,“本土的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联龙科技所推出的星际浏览器,通过智能适配技术和重组织规整技术,将WAP、WEB双网海量信息巧妙地进行了融合,将内容自动适应于手机屏幕,使用户上网时,既能够无限制的浏览网页上的信息,又能够快速检索到感兴趣的内容。

    手机访问互联网是不可阻挡的3G趋势,如何让小屏幕的手机适应大窗口的网页,是关系3G数据访问的关键问题。对于手机浏览器的需求无外乎能够在同一个浏览器上同时浏览WEB及WAP两种信息、实现移动搜索,此外,具备诸如为默认主页提供精选的WEB/WAP站点导航链接的个性化功能,相当于移动互联网上的hao12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大国,而手机浏览器并没有形成国外企业独秀的局面。国内的手机浏览器能否掌握住这个平台的话语权,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像谷歌那样将免费流量转化为利润的能力。

    李开复曾预言:“未来终端运算的动作,都会在云端执行。目前计算机用户有9成的行为是在网络或靠着浏览器就可以完成。未来可能会再进一步提升到95%,在此情况下,浏览器就是未来的操作系统。”

    预言被验证或者被推翻或许并不重要,如何让手机用户距离移动互联网近一点、再近一点,直至达到PC的境界是摆在移动浏览器面前的考验,而在3G时代,手机浏览器市场或将成就谷歌那样的传奇。

    “无序”的力量

    与PC浏览器相比,手机浏览器的“顶端优势”并不明显,其竞争格局中没有霸主,甚至显得混乱,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序的市场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这个新兴行业的公平竞争。

    在形形色色的手机浏览器中,究竟哪一款更优秀?如果你想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答案,或许你会失望。曾经在PC浏览器时代一度低调的“浏览器排行榜”—那时微软最高曾达到97%的市场占有率让一切排行都失去了意义—如今再度活跃起来,只不过它们的对象换成了手机浏览器,显然,这些排行榜的“仁者见仁”令其指导意义打了不少的折扣。

    在手机浏览器时代,曾在桌面浏览器存在着的“顶端优势”几乎消失了,像微软那样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不复存在。在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手机浏览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这里没有霸主

    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无论是3G牌照的正式发放,还是今年1月13日CNNIC发布的那个让人既吃惊又振奋的数字—2008年手机上网用户(半年内用手机上过网)人数达到1.176亿—都展示出了其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四十大盗储存宝藏的山洞,那么手机浏览器便是那句“芝麻,芝麻,请开门”的咒语。作为通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入口”,重要性日渐提升的手机浏览器已经成为各大巨头角逐的焦点。

    除苹果的iPhone、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Mobile以及谷歌G1手机的Android等4大手机操作平台自带的各种浏览器之外,UCWEB、Opera等建立在各种操作平台上的专用手机浏览器软件也风起云涌。不过,在这场“跑马圈地”的竞赛中,尽管参赛选手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但没有谁拥有着绝对的优势,能够重现昔日微软独霸天下的风采。

    如果对国内外手机浏览器在反应速度、内存占用、操作性能、功能服务以及安全性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比对,你会发现,无论是曾经帮助苹果的iPhone创造过奇迹的SafariMobile、诺基亚主推的新一代智能系统SymbianS60、以浏览速度快而闻名的PalmBlazer、小巧快速的Opera Mini,还是在国内同样拥有众多粉丝的UCWEB,甚至臃肿迟钝的Internet Explorer Mobile、页面总是显得矮矮胖胖的BlackBerry Internet Browser(黑莓互联网浏览器),以及Mozilla刚刚宣布推出的支持微软Windows Mobile平台的Fennec手机浏览器,尽管它们都有着各种不同的优势,但人们很难从中选择出一款绝对优秀的浏览器。对于用户来说,手机浏览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1]  [2]  [3]  [4]  [5]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手机浏览器  互联网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