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光纤之父”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2月11日 10:31    深圳特区报    
作 者:钟欣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颁奖仪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等获奖者陆续走上领奖台就坐。

    尽管高锟因健康原因8日未能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演讲而由夫人黄美芸代替,但他昨天亲自出席颁奖仪式,从卡尔十六世国王手中接过了这一殊荣。

    据报道,高锟的夫人黄美芸透露,因为高锟患有“老人痴呆症”,大会作出特别安排,由瑞典国王亲自走近颁奖。黄美芸还说,高锟精神很好,很开心。

    报道说,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得奖人讲座中,夫人黄美芸代表高锟发表演讲。由于光纤的原材料玻璃是以沙粒提炼而成,因此黄美芸以《古沙传捷音》为题演讲。

    这篇演说展示了当年高锟是如何力排众议、提出创见,并坚持进行长期艰苦的实验、反复探索论证,最终创造出一根玻璃管子改变整个世界的奇迹。

    据媒体报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传统的无线电传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通讯日益增加的要求。当时,有关如何减低讯号传送过程中损耗的方法纷纷被提出,但仍在修读博士学位的高锟,已经提出了同时以几何光学和波动学说来进一步理解“波导”问题的全新想法。60年代初,激光已经发明,但光通讯完全未成气候,但高锟已经提出:“我们怎么可以断定激光没有前途?如果光通讯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那就太可惜了。”

    高锟坚持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科学实验,在此后2年多时间里,他埋首实验室做研究,最终认定了廉价的玻璃是最可用的透光材料。高锟为此写成了一篇论文,1966年7月发表在英国电子工程学会的年报上,这篇论文的发表被视为光纤通讯诞生的开始。

    在其后几年间,高锟继续带领团体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面对质疑与批评,高锟对此信念坚定、热情不减。而今,高锟四十年前的预言已经实现。(钟欣)

    演讲节选

    1966年,高锟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为我们带来了今天无处不在的光纤通信。43年以来,电话通信世界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伟大变革正源于高锟的执着,因为他在众人质疑声中仍坚持自己的信念。

    20世纪70年代,玻璃光纤的预产研究出现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罗阿诺克市的ITT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那段期间,高锟收到两封信,一封言辞严厉,谴责他打开了魔瓶,释放了瓶中恶魔;另一封来自中国一个农民,向他讨教有什么办法可以告诉远处的妻子给他送饭。这两封信分别预示了一种未来的人类生活图景,而今天这两种图景都已成为历史。

    60年代,我们的孩子还很小。高锟常常很晚回家,以至子女经常都要在餐桌前等着吃晚饭。我对他每天晚归感到很生气,我依稀记得他是这么对我说的:

    “别生气,我们现在做的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有一天它会震惊全世界的。”

    我略带讽刺地说:“是吗?那你会因此而得诺贝尔奖的,是吗?”

    他是对的,他的成果给通信界带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光纤通信已经完全改变了世界。整个电信系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长途电话变得非常便宜。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光纤之父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