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内尚无真正物联网企业 产业最早2015萌芽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2月10日 08:4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 者:张韬 朱国栋

    或许是互联网已经太久没有热闹,“物联网”概念一出,即令业界上下激动,资本市场亦为此掀起百千浪。

    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以及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相继在多个场合力捧物联网概念,称“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最重大的科技创新。更有甚者,它将对现有产业格局形成颠覆性的冲击。

    当然,这些高层对这个概念的附和,更多是因为政策方面的明示:从8月份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到最近明确将传感网、物联网纳入新兴战略产业范围,在短短几个月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三次对物联网的发展做出指示。

    地方群起响应。无锡、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广州等地,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物联网城市蓝图,争相将物联网作为各地城市“标签”。

    一场颠覆性的产业革命似乎明天就要发生,但事实上,物联网产业尚处初创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没有成熟。“中国的物联网到2015至2020年会出现产业萌芽。”中科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壮是冷静的。

    中国抢布局

    “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随后,11月底,也就是仅仅三个多月后,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国传感信息中心)就已经正式获得国家批准。

    之所以有如此速度,缘于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前两次信息革命浪潮中,中国并未拔得头筹,如今,物联网似乎给了中国在第三次信息浪潮中领先的机会。“与计算机、互联网不同,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中国几乎与世界同步,物联网涵盖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传感网、编码中的一些问题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有相关部署,有些问题也有望纳入“十二五”规划。”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舒英华告诉记者。

    但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全球都在赶抢第三次信息浪潮的头啖汤。与“感知中国”相对应的是,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日本和韩国则提出“U-japan”和“U-Korea”战略。

    中国传感网标准工作组组长刘海涛因此认为,传感网将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并引发国际信息产业重新洗牌的机遇。

    物联网,对于中国来说,就像汽车行业的电动车,令全球国家站在基本一致的起跑线上。因此,中国希望在物联网领域取得话语权的决心在以后事件中被反复强调。

    11月3日,温家宝更首次明确,将信息网络纳入新兴产业范围,指出,信息网络产业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12月初,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在京召开会议,计划明年初正式成立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将为物联网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标准制定、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跨越发展的整体突破,形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链集群

    产业何时爆发

    嗅觉敏锐的市场对物联网概念的追捧一波接连一波。

    受目前市场炙手可热的“物联网”概念影响,海虹控股、高鸿股份、新大陆、厦门信达、东信和平等几家公司股价活跃,“物联网”概念多次成为A股市场的新兴奋点。

    12月2日,易观国际发布《中国物联网白皮书》,分析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政府推进的首要着力点”,此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规模在未来两年内将增长15倍,达到40亿元,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以超过20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15年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

    一位参与白皮书编写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两年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爆发期,之后会趋于平缓,“政府政策导引是主要因素,对于物联网的政策性投资会在未来两年集中投放”。

    国联证券也发布报告,乐观地认为,未来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国内PC使用量在1亿的数量级,而物联网终端需求量远大于此:10亿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以上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看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于互联网。

    资本市场或分析师更偏向于对未来朦胧美的追求,而在物联网领域的企业人士却相对更为务实。

    中国移动技术部的一位工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物联网未来规模无疑是巨大的,但现阶段产业还处于成长期,企业业绩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IBM的一位工程师更对记者表示,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和十年前的3G技术一样,都是论证阶段,下一步是标准提出,然后是产品研发,第四步才是产品上市并投入广泛应用。

    欧盟网络企业和RFID司物联网总监彼得福赖斯(PeterFriess)预计,物联网会在2015年到2020年间开始落地,但短期内很难明显看到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国内物联网刚刚起步

    在日前举办的物联网高峰会议上,一位与会专家指出,物联网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汇聚,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处理,未来的物联网将采用多种传感技术聚合处理信息,最后一个阶段是泛在聚合阶段,这也是物联网最终的目标。

    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链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厂商只是实现了小范围的应用,比如浦东机场的防入侵系统,停车收费系统,及世博会相关的一些应用。

    事实上,目前国内A股上市的许多企业从事的顶多是电子读码技术,但资本市场追逐的就是一个概念,但凡与解码沾边的——譬如地铁的交通卡、电视遥控器等都被纳入了物联网范畴。

    国务院发展中心技术产业部王忠宏也明确表示,“物联网商业模式目前暂不能大规模商用。”

    他认为,首先,物联网在体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资源共享;其次,技术上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第三,物联网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第四,商业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较高,不能大规模商用;第五,安全和隐私不能得到保障;第六,地址资源严重缺失。

    对于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究竟处于何种位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大家的愿景十分美好,但事实上,中国在物联网的技术和标准上已经落后一拍。在RFID(射频)技术上,美国一家独大,其专利申请超过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高达53%。而日本、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而中国自主RFID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这就存在一个隐忧,即使中国本土标准出台,并且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也无法在这一领域超越西方,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

[1]  [2]  [3]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物联网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