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英特尔成为中国反垄断必须正视的样本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6日 10:02    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CWW)11月6日消息 日前,在老家美国,英特尔再次遭到反垄断诉讼。纽约州司法部长安德鲁·库默(AndrewCuomo)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英特尔利用“行贿与胁迫”手段,来维持自身市场的主导地位。据悉,这是迄今为止英特尔所受到的最为详尽的指控。

    这并不是英特尔在反垄断领域收到的唯一一次指控。早在今年的5月13日,欧盟委员会就因为违反自由竞争法向英特尔处以14.4亿美金的罚款。在2006年和2008年,英特尔也因为其垄断行为先后在日本和韩国遭到当地反垄断部门的指控。

    尽管已经拥有8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英特尔仍旧在“竭尽所能”的维护其在微处理器领域的全球霸主地位,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比如仅在2006年,英特尔返还给Dell的“回扣”就高达20亿美金;比如说,为了阻止下游厂商和竞争对手合作,英特尔可以用减低回扣、资助其竞争对手等手法加以胁迫。

    在中国市场,英特尔的垄断地位同样是无可动摇。但凡作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无论AMD或是威盛,与英特尔的呼风唤雨相比,都可谓是“经营惨淡”。另一方面,中国PC行业的几位老大们,也不得不看英特尔的脸色行事。在5月份英特尔欧洲遭罚的时候,几乎国内所有的PC厂商都是三缄其口,对此事避而不谈,其背后因由不言自明。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PC产业已经对英特尔形成了严重的依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和威盛举步维艰,中国PC产业营造良性产业发展环境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

    从本质上来讲,开放和创新恰恰应该是IT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质,尤其是开放,则是实现持续创新更基础的条件。作为产业界的老大,英特尔理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构建一个开放、能够持续创新的产业生态。然而,英特尔的做法显然令人失望,其对于下游厂商的不正当绑定以及对于竞争对手的不正当打击,正在促使PC产业乃至整个IT产业走向一个一家独大的、逐渐丧失活力的无底深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所有的厂商利益(从长远来看,也包括英特尔在内)都会受到损伤,消费者更会成为竞争缺失最直接的受害者。在日韩、欧盟以及美国,英特尔遭到接连诉讼,这正是最根本的原因。

    2007年,中国的《反垄断法》已经出台。业内不少资深人士认为,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中国反垄断的经验日渐丰富,并有国际上的诸多案例提供了进一步落实的借鉴。

    未来,中国的反垄断机制真正成熟,能够为推动实现良性竞争生态保驾护航,那对于中国的PC产业乃至整个IT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件莫大的幸事!我们期盼着这一天!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英特尔  反垄断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