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应反思短视 LTE规模商用还有5年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30日 08:43 通信世界网
中国电信推出DORA后,理论下行峰值速率应该是3.1Mbps。如果采用软件升级的方案,将DORA升级到DORB,则两载波或三载波捆绑后,可以形成与HSPA相当的速率和扇区吞吐量,理论下行峰值速率分别可以达到6.2Mbps和9.3Mbps,对应HSPA的峰值速率应该是14.4Mbps。可见,软件升级的DORB的理论峰值速率略低于HSPA,但是基本相当。若采用新的芯片,实施硬件升级,性能可望进一步改善,理论上三个载波捆绑时峰值上下行速率,分别可以达到5.4/14.7Mbps。但是硬件升级成本相对较高,商用时间较晚,与LTE的商用时间比较接近,风险较大,多数人倾向于跳过这一阶段直接演进到LTE。 事实上,所谓峰值速率只有基站周围的个别用户能够享受到,大多数区域的用户感受不到;因而更有价值的度量应该是小区系统吞吐量,即适用于整个覆盖小区的用户感受速率。按照这一度量,DORA/DORB两载波软件升级、DORB三载波软件升级的吞吐量,分别可达1.25Mbps、2.5Mbps和3.75Mbps,对应HSPA的小区吞吐量应该是3.96Mbps。因此,就多数用户所能感受的速率而言,软件升级的DORB与HSPA差别不大。另外,DORB还具备HSPA所不具备的QoS和实时业务支持能力,在支持流媒体等新业务方面具有优势。 网络具备基本相当的速率后,运营商之间就不必把重点和精力放在简单的速率竞争上,而可以集中在差异化业务上,例如支持流媒体的实时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市场竞争将转向较高的业务层面。 网络演进预测 中国电信十分重视收购CDMA网后的演进路线研究,在2008年就部署了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如同其他网络的演进一样,CDMA网的演进既要考虑现实,又要考虑网络未来乃至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网络自身的技术发展规律,又要考虑能从容应对市场竞争。 三个阶段 中国电信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演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标志性阶段。 第一阶段是目前正在全国部署的CDMA1X和DORA网络,其基本目标有两个。首先是为了弥补现有CDMA1X网络覆盖和容量的不足,需要大幅度增加基站数量,调整和优化网络的覆盖和性能,奠定一个坚实的全覆盖的3G网络基础。同时,利用割接网络的契机,尽快实施核心网络的IP化,即新增容量基本都是软交换,形成一个以IP化的软交换为主体的核心控制网络,为全网的IP化和扁平化打下基础。其次,为了尽快提升网络的速率和层次,进入全新的高速数据、多媒体、流媒体业务领域,即大家所说的3G时代(实际是3G/3.5G),在全网部署DORA网络,覆盖到县城和东部地区的发达乡镇,奠定一个有效覆盖的3.5G网络基础。上述目标的完成,基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有竞争力的3G/3.5G网络基础。 第二阶段主要是为了应付竞争对手在3.5G上的速率压力。比较现实的后续演进路线是尽快在有市场或竞争需要的大城市,通过软件升级方案将DORA升级到DORB,即在有多载波需求的大城市将两个或三个载波捆绑升级到DORB,从而为高端用户提供与HSPA大体相当的可感受速率,进一步在差异化业务上展开高层次竞争。同时,尽快利用网络调整和发展的契机,加快传统TDM移动交换机的退网速度,争取在2年多的时间内,实现核心网TDM移动交换机的退网和核心网的IP化。 第三阶段是最终将CDMA融入世界蜂窝移动体制的共同目标——LTE。众所周知,作为3.9G的LTE提前采用了4G的核心技术,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进多出(MIMO)天线技术、系统架构演进(SAE,近来改名为EPS)等。这一阶段的基本目标是在20MHz带宽上,提供100Mbps的下行数据速率和50Mbps的上行数据速率,频谱效率分别是HSDPA和HSUPA的4倍和3倍;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延时分别为100ms和5ms;取消电路交换域,所有电路交换域业务在分组域实现(如VoIP);重点优化15km/h低速移动和120km/h中速移动用户的业务性能,同时支持用户350km/h和500km/h的高速移动要求。我们可以看出,LTE在核心技术上已经不再是3G的平滑演进,而是革命性的突破,这也为更有效地支持各种新业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向LTE的演进 从现有制式向LTE的演进来看,作为主流制式的WCDMA,由于业界支持的力度大,其后向兼容的互操作问题比较容易解决。CDMA后向兼容的互操作问题也在积极解决之中,例如LTE与DORA的互操作标准已经基本完成;LTE与DORB的互操作标准正在制定中,不久即可解决;实现真正商用所必须的LTE/WCDMA/CDMA多模芯片也在开发之中。 历史可以告知现在,现实可以启示未来。几十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轨迹、节奏和经验可以明确向我们揭示,每一代移动技术从标准到规模应用,大致需要6–7年时间,而且真正规模商用的时间往往比业界所预期的时间晚至少一年。这就是著名的移动通信“加一年惯例(oneyearplusrule)”。尽管上述移动通信发展的规律和惯例是一种经验规律,但是正如几十年来同样作为经验规律的摩尔定律始终在指引芯片发展规律一样,LTE演进的进程也不太可能脱离移动通信发展的规律和惯例。 WCDMA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从2000年业界普遍认为3G即将成熟和商用,到2001年10月日本NTT率先规模商用,到真正比较成熟,至全球规模商用,至少晚了3年多。目前,LTE恰好处于著名的Gartner曲线的技术启动阶段,也可以称之为技术忽悠阶段,与2000年WCDMA的情况十分相似。按照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判断,LTE的标准化工作刚刚完成,离商用还需要3年左右,离真正大规模商用至少还需要5–6年。 首先,LTE的初期应用是数据卡业务,而且是“LTEonly”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比较简单,可以应用在笔记本电脑和热点覆盖等能够容忍高功耗的场景,现有45nm乃至65nm的CMOS技术就足以支持。当然,采用昂贵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类似Wi-Fi的热点无线接入,其成本过高,优势有限;下一步必须突破移动终端的商业应用,这种情况的难度会加大,除了必须解决LTE的功率、效率和覆盖性能外,还必须重点解决高峰均比和功耗问题,需要更先进的CMOS技术作支撑。 根据一些主要芯片厂家的判断,只有28–32nm的CMOS技术才能支撑高端手机,而能够规模商用的低成本LTE中档手机,需要至少18–22nm的CMOS技术支撑。这些CMOS技术的发展规律按照摩尔定律推断,大约分别需要3年。进一步综合考虑LTE在我国的可用频段的确定、业务需求、商业模式和监管政策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后,LTE在我国的商用至少还有3年,规模商用还有5–6年。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