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谷歌操作系统符合“低碳”逻辑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27日 15:5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张南

    目前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解释很大程度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碳排放”更多地上升到政治而非科学层面。

    “碳政治博弈”给了中国企业塑造自身形象的机会,中国移动把握住这个契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我国通信行业第一份《节能自愿协议》。这家运营商在协议中承诺,以2008年能源消耗为基准,到2012年12月底,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下降20%,实现节约用电118亿度。

    尽管到今天,在科学界,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否有直接关系尚存争议,但无论怎样,对于中国而言,能源供应有缺口是不争的事实。近日,南方“气荒”再次证明能源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以前日子苦,大家伙儿劈点柴弄两床厚被子就满足了,现在要烧天然气还要开暖空调。

    关于“国计民生”,如何打开内需市场是关键所在,从宏观角度,“打开”也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而“如何维系”是决策层关注的重点——没有能源保障,“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将很难落实。

    我们的观点是:在ICT行业,“省电和节能”就是硬道理——合理利用“碳排放”博弈规则不仅能够改善企业形象,也确实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谷歌就试图在“低碳经济”大旗下实现“经济效益”。所有预测谷歌Chrome操作系统将会失败的人,都忽视了“能源紧缺”这一基本事实——工业用电已经上涨,居民差异用电也在讨论中。我们大胆展望一下“10块钱一度电”的日子:电价昂贵,我们犹豫着是不是要增加一块硬盘?现有桌面系统架构将逐渐走向没落——也许只会作为工作站出现在专业的工作室;未来家庭将是机顶盒(含无线路由器功能)+上网本(kindle)+手机的时代;企业也会逐渐用低耗能的上网本替代PC;未来的大部分计算都会集中交给服务器,而广大自由软件者会为交不起电费而头痛不已。

    在这种局面下,谷歌Chrome操作系统要走软硬一体、瘦客户端路线,与它们相对应的是,高通、ARM和苹果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这些企业试图通过高举“低碳”大旗,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并输出被公众认可的价值观。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谷歌操作系统  低碳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