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ahaway
服装产业,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极为贴近,市场需求每时每刻都不曾间断,故一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产业”,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辟了丝绸之路,拥有极为悠久的服装出口历史。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年产服装百亿件,掌握全球服装产业总量超过60%的市场份额,是不折不扣的“服装大国”。
然而,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纺织服装业,经历着水深火热的煎熬,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分析,在国家注资帮助纺织服装企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下,纺织服装业应借供应链管理自救。
我国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20世纪中旬,服装产业经历了从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到生产成本的竞争,进入21世纪,服装行业的市场竞争已转变为服装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服装产品品牌以及服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水平能否赶得上竞争的步伐,成了服装企业成败的重要支撑。
在西方发达国家,自动化的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供应链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一些服装行业的知名企业早就在ERP的基础上构建了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据统计,我国比较大型的服装企业对财务软件、CAD设计软件、ERP软件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这并不足以应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大型服装制造企业来说,采购、生产、分销等流程对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有着越来越大的依靠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仅有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所以,我国服装企业大多选择走上自己开发的道路。刚开始,往往是因为急需管理居高不下的库存,而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开发库存管理系统,接下去,进货有了问题,再开始编写采购系统……越来越多的独立模块形成了信息的孤岛,整个企业的运转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
纺织服装业需借供应链管理自救
为了应对来自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服装企业必须进一步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制造”在低价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的提升。专家对此指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在当前危机时刻,物流供应链成了我国服装企业自救的关键环节。
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服装行业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以精确预测、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为特点的供应链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国服装行业多以OEM为主要业务。按订单准时交货成为我国服装厂商一个必备要素。如果交货不及时或者在无货可供的情况下答应交货等现象的出现,必将会丧失客户满意度,进而造成客户流失。而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减小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将这个转接的时间压缩至接近为零。
我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自有品牌企业逐渐多了起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生产商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服装企业经营其品牌,四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价格、产品质量、营销和渠道。这四个因素中,大多数服装企业前三个都没什么问题,而最后的渠道管理则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供应链的管理。对于服装企业渠道经营方面,采购和库存控制十分重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一方面专卖店断码缺货,而另一方面分公司和工厂的仓库又积压着如山的库存现象的出现。实践已经证明,对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有效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简化复杂程度、监控现金流、避免过度扩张及开工不足,进而得到高的资产回报率。”
不论是已经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大中型服装企业,还是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型服装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制造成本的降低几乎走到了极限,销售额的增加也难有大的突破,对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成为企业的一个新出路。更重要的是,对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并不仅仅是一个与效率和成本相关的话题,对那些希望加快自己的市场反应速度,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来说,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就等于选择一个全新的腾飞机遇。只有借助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把企业自身和它后端的供应商、前端的客户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服装企业才能冲出重围,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