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军令状下的TD前途
2008年7月2日 11:31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刘启诚

    如果没有李毅中的一句话,TD的前途还在揣测之中。

    这位工信部首任部长,对TD的命运只说了八个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厘清了之前业界的所有传闻,也让中国移动从上到下明白了,做好TD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移动王建宙也表态: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如此,历经种种非难的TD,终于不再小心翼翼,不再看别人的白眼冷脸。虽说还困难重重,但总归名份确定。

    三任部长的接力棒

    TD十年,历经三位部长。

    2000年5月,国际电联(ITU)在土耳其召开全会,正式批准中国提交的TD-SCDMA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之一。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是吴基传。

    当时,由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正旺,全球不论是运营商还是制造商,甚至包括政府在内,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寄予极大的希望,致使3G也开始产生泡沫,这表现在欧洲一系列许可证拍卖中。西方国家大肆炒作3G许可证,结果造成3G泡沫。

    而对于业界希望中国政府也尽快发放3G牌照的呼声,吴基传并没有顺应“民意”。他提出中国发展3G的16字方针: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发展市场。吴基传在3G上说得很清楚:在3G问题上不能盲目,而是要根据试验中的各类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得出结论。

    当时,三大标准都没有成型的技术与设备,而TD更是落后很多。吴基传的3G发展16字方针,从某种程度上为TD的发展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如果当时中国也学西欧发放3G牌照,除了中国成了国外公司3G试验的“小白鼠”外,TD又将是另一个“运十”的下场。

    在16字方针的指导下,2001年6月信息产业部组织国内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支撑单位和大学的专家成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专家组”,正式启动了3G技术试验。为了检验和加速TD-SCDMA设备的成熟,信息产业部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专家组”完成对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技术设备的3G技术试验之后,又成立了“TD-SCDMA产业化专项技术试验专家组”组织了专门针对TD-SCDMA的产业化专项技术试验,更加严格和全面地验证了这一技术特别是其独立组网能力。

    2002年到2004年,3G上升为关系国家大局的一件大事,首先国家成立了3G联合领导小组,由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单位的副司长以上人员组成,共同商讨3G发展中的新问题。而信息产业部的工作也更加具体,除了继续承担标准制定等工作之外,同时,在这三年里,也组织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的测试,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中国3G的测试期。这期间,TD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虽然此间,种种非议不断,但都没有挡住TD前进的步伐。

    2004年,王旭东接任信息产业部部长之职。这位从封疆大吏到京官的部长,在TD的发展上是少说多做。在他的任内,TD展开了大规模的场外测试和商用实验。2004年到2005年,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两次外场测试中,TD最终顺利达标,预示着TD可以在未来的中国3G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之后,从2006年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在北京、上海10大城市开展试商用网络建设,拉开TD商用大幕。

    其间,信息产业部领导多次在重要场合宣布,中国3G将必有TD,这让业界对TD的看法逐渐清楚。

    这一态势延续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李毅中在TD上发出了最强音: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的表态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在中国发展3G的问题上,李毅中关注的是TD。当他把周寰、李世鹤、李进良、邬贺辁、李默芳、郎志正、曲维枝以及一位不具名的原计委的高官等请进信产部,咨询有关TD发展的策略时,你就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这些人都是TD的铁杆分子。周寰、李世鹤自不必说,李进良,一个78岁的人,在耳顺之年能说出一些极端的发展TD的言辞来,这些人给李部长的建言会是发展WCDMA吗?

    如果说吴基传为TD培植了成长的土壤,王旭东为TD浇水挡风避雨,那么,李毅中的TD“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表态以及目前采取的各种措施,则是为TD的成功扫清最主要的障碍。当发展TD的接力棒传到李毅中手中时,他的强势就是TD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仅仅是李毅中对中国移动、TD设备商的命令,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军令状,对中央,对国人。

    中国移动的前倨后恭

    写下这样的标题,不是批评中国移动,只是说明TD运营主体确定前后的一些变化。

    2006年中国电信工作会议上,奚国华代表信产部出席,讲到TD的时候,说了一句,TD要交给有实力的运营商来做。此言一出,业界猜测纷纷。大家都猜,这是不是要将TD牌照发给电信的前兆?

    此后,有关TD谁来做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由此也引发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之争。但可笑的是,两家都有实力的运营商都在鼓动对方最有实力做TD,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弱者,或者鼓吹中国通信产业做强的代表,不应该受到TD拖累。

    双方在媒体上大打舆论战。但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开始受到舆论评击,不能说这里面有中国电信的引导,但起码当时固网运营商面临发展困境,移动运营商日进斗金的鲜明对比,让中国移动成为中国电信格局一家独大,电信市场竞争失衡的替罪羊。分拆中国移动和最强运营商应该承担发展国家标准、民族产业重任的呼声日高。种种迹象表明,国家让中国移动做为TD的主体运营商的意图也越来越明了。

    从2006年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在北京、上海10大城市开展试商用网络建设,掀开了TD商用的序幕。

    中国移动投入267亿用于8城市的TD网络建设,此间,中国移动许多人在潜意识中还以为,国家让中国移动建设TD网,但最后不一定谁来运营,许多地方公司在TD建设方面积极性不高。在中国移动看来,虽然中国移动建设了8个城市的TD网,但TD的运营主体国家没有确定。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TD  李毅中  王建宙  吴基传  王旭东  工信部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