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iphone登陆中国无定期 中关村水货商策划进货
2007年7月5日 07:30    新浪科技    评论()    阅读:
作 者:北京晨报 张黎明  

    节日到来了!苹果迷们说,他们三天前就在专卖店门口守候,搭起帐篷,载歌载舞,把昼夜的等待当成狂欢。

    粉丝在排队,市长在排队,第一个买到的人像英雄一样接受闪光灯的包围。很难想象,苹果每一次的新品发布都能引起轰动和抢购,尤其首次亮相的iphone手机,它在三天之内竟然卖出了52万台。

    苹果的成功正在被全世界研究,有人说它源自对工业设计的细节,包括弧度、亮度和触感的顶礼膜拜。有人说它源自创始人的偏执,CEO乔布斯凭借娱乐人士的冲动曾创造价值74亿美元的动画公司“皮克斯”。

    另一种说法是,苹果把创业历史、精致的技术和时尚的外表融合成一个叫作品牌的东西去“蛊惑”人心。于是,就算iphone还需要完善,甚至有专家喊出了iphone的十大缺陷,苹果迷照样视而不见,欢天喜地地争当“实验小白鼠”。

    连中国消费者都被感染,尽管iphone登陆中国没有任何消息,但互联网上已充满代购信息,中关村的水货商都暗自策划进货。

    事实上,中国的沿海才是众多数码巨头传奇的诞生地,当外国老板庆祝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厂商正默默地组装或者模仿,在产业链的最底端麻木地生存。

    在人们对数码国货品牌的记忆中,中国制造往往有着最勤勉的生命力,质量凑合、价格低廉、样子类似,但少有哪一款能让人怦然心动,更别说让人去排三天队购买。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排队现象似乎只会在银行、 医院、火车站出现。

    几年之前,国产手机曾有过占据半壁江山的辉煌,但靠着渠道和低价辛苦打拼出来的市场,早已被抢眼的国外品牌抢走。苹果手机的出现,再次强调了一条法则——设计和品牌真的可以直接量化为销售数字。而对于刚刚踏进现代营销学门槛的国内商人们来说,一切仍仿佛神话。

编 辑:赵宇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iPhone  苹果  国产手机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