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电信科学 >> 2010年9月 >> 特别策划:移动支付技术与应用 >> 正文
 
手机非接触支付的技术标准比较分析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0月29日 08:28    电信科学    
作 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陈洪 李真 张明杰 林正汉

贴片卡方式是最容易、成本最低的将手机结合RFID应用的方式,但也是生命力最弱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因为贴片卡方式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关联性太弱,也很难起到黏着用户的目的,同时由于无法建立起与SIM/UIM卡的关联,无法提供空中充值、远程应用管理等功能。

NFC方式目前是发展最成熟的方案,特别是在日本,NTT DoCoMo采用的Felica技术就是NFC方式的一种改进技术。技术成熟、功能全面、有商用案例是其最大的优势,但由于NFC方式需要定制手机终端,SIM/UIM卡不能控制业务逻辑,对于电信运营商控制产业链十分不利,另外还存在技术壁垒。

eNFC方式是NFC方式的一个演进技术。eNFC方案中产业链利益偏向电信运营商,由SIM/UIM卡控制业务逻辑,但缺陷也很明显,手机终端和UIM卡都需要定制或改造,并且尚无任何商用或试点案例。

SD卡方式实现原理有些类似贴片卡方式,与电信运营商关联较弱,且需要进行终端定制或改造。

SIMpass方案将应用信息和RFID模块都集成到SIM/UIM卡中,对电信运营商十分有利,用户也无需更换手机终端。但是,由于天线是从SIM/UIM中引出的,而不同手机终端SIM/UIM卡的放置位置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适配,同时天线比较容易折断、并不能适配所有手机也是问题。

RF SIM是一种新型的RFID产品,采用了2.4 GHz的通信频率。它将RFID模块、天线和应用信息都集成在SIM卡中,用户只需要更换SIM卡即可使用,从手机成本、业务控制角度来说是电信运营商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原先的RFID行业应用较少用到2.4 GHz,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都不支持,POS终端需要改造成本。另外,2.4 GHz的通信范围比较大,用户对RFID的安全担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多样的技术给了我们多样的选择,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

6   对电信运营商发展RFID支付的建议

电信运营商发展RFID支付应用,不仅需要从技术角度选择,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考虑。

· 产业链中的地位:电信运营商是否一定要控制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

· 商业模式:RFID支付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构建合适的价值链是电信运营商需要关注的重点;

· 用户接受程度:RFID支付是一种新型的产品,用户使用习惯也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 交易安全性与金融风险:由于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且无人工干预,用户会对支付的安全性有所担心,因此,交易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也是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要快速、规范地推进RFID移动支付发展,电信运营商需要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行业标准的统一

许多业内人士一直认为标准不统一是手机刷卡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13.56 MHz和2.4 GHz两种频率上。采用13.56 MHz频率的几种技术都需要定制手机终端或者加装天线,手机终端成本、产业链培育、用户更换终端成本等方面对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不能不考虑的;2.4 GHz技术的缺陷主要是非传统行业标准,POS终端需要改造、较广的通信范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13.56 MHz方案拥有的大量成熟应用和2.4 GHz方案不用更换手机终端是各自的主要优势。电信运营商可通过商务谈判或在适合开展RFID应用开展的公交、学校等环境快速推出产品。如果一直没有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产业链的发展会更加不利,建议由电信运营商联合产业链各方推动和建立RFID技术制定行业标准。

[1]  [2]  [3]  [4]  
相关新闻
编 辑:石美君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1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电信运营商  RFID  移动支付  NFC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