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一体化的四个“抓手”
http://www.cww.net.cn 2009年7月31日 14:32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特约撰稿人 夏林 周文成
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充分流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其中主要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支撑这四大流的基础设施则是畅通的区域交通网和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网。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早已进入实质阶段;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通信业一体化却相对滞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2008年9月国务院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层面,“新升位”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电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因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实际有效的成果并不多。在《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框架和指导下,通信业可以争取更多新措施,为其他行业提供新经验,开拓新领域。具体来说,长三角通信业一体化的实现可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一体化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各地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总的来说,上海处于领跑位置,众多中小城市正积极升级改造其通信设施。该地区各个城市在加大通信基础设施投入的形势下,地区间的通信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现象,这与网络经济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性等特性是相违背的。同样的问题,在长三角不同城市、不同行政机构之间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中同样存在,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将极大地影响这一地区信息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随着电信业重组的完成,通信管理机构可以积极推动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良性合作互动,共享基础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在长三角这样土地资源、设备资源都很宝贵的地区,最大程度地节约社会开销,可以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帮助相关企业整合通信服务资源,长三角通信管理部门还可以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探索电信运营企业之间、电信运营企业与相关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终端销售企业等)的合作,鼓励利用产业链整合与企业合作,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市场一体化 长三角是一个市场发育较为成熟的地区,区域内各类有形的和无形的市场很多,当务之急是要打破行政区界,进行梳理整合,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机制。 在长三角通信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方应该逐步弱化政府的角色,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长三角一体化还是以政府的推动力为主,这一点不应当否定,但在推动当中,还需要把社会的一些力量、企业力量、民间力量都纳入到一体化中,不能只是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说了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市场应该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指挥。 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长期以来,长三角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环境保护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出现了水质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现在该地区的各个城市都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但生态保护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行政区域内是不可行的,需要该地区各城市联合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维护方法。通信业在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倡导“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减少辐射”的绿色通信。 为此,江浙沪三地政府间可以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建立通信环保标准工作组,加强对通信环保的实施和执行。三大运营商也应主动根据长三角地区资源紧张、增值业务众多等特点推出有利于节能、健康的业务与活动,并将环保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则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各种低辐射、节能的环保产品,满足保护环境的终端产品。此外,通信环境的保护需要消费者积极配合,例如选择环保健康的网络、规范处理淘汰通信设备、杜绝传播不良信息等。 技术发展一体化 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长三角地区可以尝试编制统一的通信发展规划。我国以往的通信发展规划都是严格按行政区域来制订和实施的,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编长三角发展规划》中,国务院也已有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各城市政府理应及时呼应,联手编制统一的区域性尤其是城市圈的信息发展规划,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到资源共享。” 目前该区域内各单位采用不同技术、设定不同接口等,都提高了信息共享的门槛,影响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电子政务建设方面,一些政府和部门往往“各自为政”,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业务内容单调而且重复;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信息孤岛”现象,各个城市的企业之间信息封闭,引起区域内部生产资源利用率不足、区域竞争力不高的现象。可以考虑成立一个“长三角通信技术一体化委员会”,仿效欧盟的管理方式,由区域内的各个城市轮流来当委员会的主席,同时赋予这个委员会一定的技术指导权,尝试指导该区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接入标准,实施通信人才互认制度,并协同推进一体化应急机制的建设。 编 辑:徐亮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