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15期 >> 深度报道 >> 正文
手机公社合力运营商开启SNS新格局
2009年5月11日 15:11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薛丽华

    紧随国外Facebook、MySpace等SNS网站的成功运营,国内互联网新模式的先行者也逐渐崭露头角。从国内的“校内”、“海内”到所谓的“X内”,从“开心”、“一起”到新版的“圈网”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推出了各自的功能和服务,竞相瓜分中国的SNS市场,因此曾有业内人士定下结论:目前国内的SNS格局已定。但笔者认为现在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相比门槛逐步被抬高的WebSNS,移动SNS正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国内外快速崛起。

    SNS的新格局——移动SNS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3G应用的快速推进和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手机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中心”,互联网从PC到手机的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与PC相比,手机具备“即时信息交互”的优势,其“精简、实用、方便”的特征,让用户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友人间分享和联系时游刃有余。另外,移动SNS还具有向“现实交往”回归的独有特征。我们知道互联网对用户身份的确认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进行,而移动SNS则是通过用户身份属性和通信属性来进行双重认证的,其核心表现是:既能确认用户的真实存在,又能保持交流双方的隐私,任何一方均对自己的信息有完整的控制权;并且交流的方式从PC到phone、phone到phone、phone到手机,载体有语音、短信、IM、彩信、WAPPush、手机邮箱、pushmail等多种,数据格式有文本、照片、视频、动画、声音等。这就增强了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激发了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愿望,也让用户对于移动SNS的黏性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立足点。

    中国正处于加速3G应用的进程当中,并因其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受到全球资本的关注。据悉,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6.4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将近1.5亿,中国无线互联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且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此外,日前中国移动已确定TD-SCDMA上网资费的新标准,近期将正式推出80元本地TD-SCDMA上网包月套餐,不限时长和流量,并赠送350M的漫游流量。因此,随着运营商各项资费的全面下调及3G网络的铺设,CDMA2000上行速度达到2.4Mbit/s,下行3.3Mbit/s,WCDMA上行达5.76Mbit/s,下行达7.2Mbit/s,TD-SCDMA上行384kbit/s,下行2.8Mbit/s。资费普降和带宽加大使得移动终端真正成为“个人信息中心”,移动SNS基础用户将呈不断扩大趋势。可以断言,移动SNS的崛起将对目前的SNS格局重新洗牌,并将在其引领下使得社交性网络平台获得更快的发展。

    移动SNS的典范——手机公社

    手机公社(MobileCommunity,简称MC)作为移动SNS之中的一支新秀,其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走在行业的前列,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充分运用了电信运营商所有的移动通信手段:语音、短信、彩信、手机邮箱、pushmail构架用户的“联系和分享”平台。用户既可基于PC互联网使用,更可以充分享受3G通信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随身进行联系和分享。主要涵盖了小字报、照片、视频、音乐汇、博客、逛街、淘宝、活动、群组、分享、订阅、收藏等多种内容的应用,实现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小字报、照片、视频、音乐、博客、手机购物等精彩信息。此外,手机公社通过绑定IM工具、使用信息机器人的方式来接收通知和提供提醒服务;支持与QQ、MSN的交互,绑定QQ、MSN账号后,用户即可在PC端通过QQ、MSN发布小字报、更新签名等消息。与此同时,手机公社还能通过飞信与好友进行离线沟通,借助电子邮件、手机邮箱发送照片、视频等到个人空间……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基于手机充分联系和分享的体验需求,与此同时,用户在享受通信便利的同时,运营商可获得大量数据收入,解决了PC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沦为仅仅提供通道接入的尴尬局面,把通道和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手机公社的出现为SNS的突破打开了思路,并开拓了新的移动SNS(MobileSNS)领域。

    开启SNS新格局的关键

    当然,要成功实现对于现有SNS格局的成功洗牌,单靠手机公社的一方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运营商的大力支持,更客观地说,这其实是双方对于彼此需要的一种寻求。

    3G到底带来什么?正如上文述及,移动上网资费的下调和带宽提升,必将带来移动上网用户的高速增长,以及手机终端的更新换代,而非通信用户的大量增加。而目前的手机支付、手机网游、手机电视等高端业务尚不足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假如长此以往,那么3G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此时移动SNS的开发正是运营商突破这一瓶颈的有力助推器,它通过与手机邮箱的捆绑可带动手机业务的拓展,通过小字报、照片、视频、音乐、手机购物信息分享时的短信提醒、通知等可以提升点对点的短信收入,同时还可通过会员之间无需对方号码的匿名语聊增加额外的话费收入。总之,移动SNS可以凭借多种方式黏住客户、提升ARPU值,给运营商带来多方的赢利点。中国移动掌门人王建宙早在几年前就预言运营商势必会进军互联网,运营商未来的目标并非仅仅做一个连接PC平台与手机平台的“通道”,而是要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其实,运营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左手握有通道,右手握有客户,将移动SNS结合起来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而这一推力对于实现SNS向移动SNS的蜕变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为移动SNS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运营商的营销渠道目前已日趋成熟,运营商可以将移动SNS的入口预置在SIM卡中,或是将移动SNS的登录入口预置于本地用户等多种方式来加快自身与移动SNS的融合,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点来实现双方的共赢。其次,运营商已有现成的支付平台,移动SNS可以借此为用户提供包括手机支付在内的更多服务及保障,这就增加了对于线下用户黏度的维系,同时也促进了运营商与移动SNS研发机构之间共识的达成,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并在双方的努力下尽快促成移动SNS新格局的形成。

    因此,笔者认为,移动SNS格局的成功开启需借助双方之合力并通过分工协作方能完成。移动SNS的研发机构主管移动SNS核心系统硬件以及社区平台的开发、软件的升级、技术的支持等领域,而运营商则主要负责当地市场的营销推广、提供当地的硬件平台和网络宽带、根据业务需要开通接口并支付接口调试费等项目,在双方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再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交流,各司其职,那么移动SNS新格局的发展和完善就指日可待了。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手机  SNS  社区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