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80期 >> 特别策划 >> 正文
向全业务融合计费平滑演进
2008年8月18日 15:28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庞有为

    齐悦:一种方式是运营商重建一个新的计费系统,直接把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融合在一起计费,以取代现有计费系统复杂、费时的融合过程;另外一种方式是运营商选择一个可演进的平台,使现有计费系统具备融合计费的能力。Convergys在融合计费领域积累了多年的成功经验,能够帮助运营商更好地演进。

    Convergys将系统之间的整合在内部消化掉,提供给运营商包括CRM、采集、结算在内整合的端到端产品,为运营商节省了成本投入,使它们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市场拓展上。

    杨鹏霖:可以说,对于采用一个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而言,有多少种运营商就有多少种方式。一些运营商选择先为所有新用户实施全业务融合使该系统生效,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将现有的用户移植过去。还有一些运营商选择先将一个服务类型整合到融合系统,然后再陆续将其它服务类型整合上来。或者还有一些运营商可能会根据它们的用户的不同属性,诸如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地域等,来分阶段的进行移植。

    现有的计费系统如何平滑演进

    《通信世界》:现有的计费系统能平滑演进到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吗?

    答朝阳:现有的计费系统是否可以平滑演进到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取决两个因素:一是运营商对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阶段目标的定义,二是现有计费系统的能力水平。

    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采用统一计费引擎支持全网多业务,支持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功能,满足预付费和后付费的融合。全业务融合计费的特点,至少需要包含三个层面:计费接入和处理流程的融合、批价处理和费率模型的融合、账户管理和账务模型的融合。运营商必须根据自己业务发展的需要和预测,定义最终实现融合计费的演进路线和阶段目标,目标的定义直接影响实施的难易程度和投资,比如,国内某些运营商的计费系统还没有实现统一平台计费,以本地网计费或不同的专业计费为主,更加不支持预付费后付费的融合,因此,在系统演进过程中,倘若先仅实现基于离线计费的全业务融合计费方案,其投资要远小于同时支持后付费与预付费融合的计费方案。

    不同运营商的现有计费系统能力水平不一样,甚至同一个运营商不同省份的计费系统能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现有计费系统在费率模型和计费要素的考虑上,往往受限于现有业务模式,对全业务支持,尤其是新业务和新计费模式支持考虑不周,因此,现有计费系统演进到全业务计费系统,会有不小的难度。对多数运营商而言,现有计费系统多数无法直接演进到真正的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至少需要新建OCS之后,才可以考虑融合和演进。但是,作为已经很好支持现有业务的计费系统,并不是完全不可重用,在全业务融合的初期,为了减小系统实施的风险,通常会部分保留和重用原有系统的功能,比如,采集、预处理等功能,如果融合的初期仅做账务级别的融合,则批价功能是完全可以重用的。

    总之,运营商需要根据发展战略设定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阶段目标,然后结合现有计费系统的能力水平,设置系统演进的路线,从而决定哪些功能新建,哪些功能改造,系统如何演进。

    郭继军:在技术的演进上,现有的计费系统可以向全业务融合计费系统平滑演进。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在考虑计费系统平滑演进的问题。在演进方案的具体选择上,不同运营商要根据其计费系统现状来进行选择。我们认为,如何选定平滑演进的路线,衡量投资和风险,运营商需要深思熟虑。在做系统升级之前,需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合理地选择计费系统的演进路线。

    易理旌:如果两个运营商的计费系统要演进到融合计费的系统,会涉及到两个计费厂商。因为两个厂商的系统不一样,数据模型也不一样,工作流程也不一样,支撑的业务也不一样。所以,融合计费的演进并不仅仅是系统的问题,它与运营商的IT架构和流程有很大关系。

    运营商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应积极地配合,这样会有利于融合计费系统的平滑演进。业务部门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概念。目前国内运营商的套餐到底有多少种呢?我大致估算一下,竟然有将近7000多种,一种套餐只要有一个人在用就需要维护,这很浪费资源。业务部门必须要知道产品的市场在哪里,到底需要多少功能,有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IT部门的配合及系统的演进也就会更快速。

    杨鹏霖:虽然一些现有的计费系统能够演进从而达到全业务融合计费,但是很多因素都会对这种转化的平滑性和无缝性、以及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产生影响。而且,虽然全业务融合不是必须都要进行巨大的投入,但是每个运营商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业务模式、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合其自身的商业战略。每个运营商都需要了解保持他们现有系统所需要的成本,包括竞争对手是否会占领其市场,以及演进到一个全新的、有机成长的融合系统的成本和好处。

    简而言之,更少的数据模型、更少的产品目录和系统,减少了复杂性,进而帮助新服务更好的进入市场和得到更好的销售。一个从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能够一贯地、持续地对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部分(从订单到支付到客户服务),来进行管理的BSS基础架构,就是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提供最高收入的解决方案。

    齐悦:一个系统如果只支持单一业务,那么它很难有能力支持全业务,全业务的支持需要一个通用、统一的模型,在这个统一的模型上为每个业务扩展提供支持。如果运营商针对每一个单一业务部署支撑系统,那么不同厂家的系统和产品就面临着整合的问题,这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黄柳生:就中国电信及新联通来说,建设融合支撑系统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新建还是由某个系统演进支持;其次是由哪个系统演进支持全业务运营;最后则是支持融合业务的演进步骤。

    固网运营商演进难度更大

    《通信世界》:移动和固网运营商的全业务融合计费演进之路有什么的不同?

    郭继军:传统固网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的计费系统,由于现有业务的不同以及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IT支撑系统的差异,融合计费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一方面,进入全业务运营以后,首先需要解决如何利用业务支撑系统(尤其是计费系统)实现业务提供的实时性问题。例如,全业务运营阶段,固网运营商必须具备实时停机复机的能力以降低欠费风险,也就是通过计费系统对信用额度控制实现实时或“准实时”的中止或恢复用户所有业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虽然已经经过几年的小灵通运营,但固网运营商在移动业务上的一些计费能力依然相对薄弱。例如在增值业务上将与SP/CP进行结算,移动用户国内乃至国际漫游所产生的漫游结算等都给固网运营商带来了挑战。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融合计费的主要目的是要加强特定业务的提供能力。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强大的价格计划能力,但相比于固网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在对集团客户捆绑式的计费能力上处于劣势。举例来说,在账单方面,移动在集团客户的跨产品、多业务种类的账单处理上还存在差距。另外,对于未来可能实行的跨业务种类(特别是移动固网融合业务)的捆绑计划等,现有的计费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的支持,这也是移动运营商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答朝阳: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的现有计费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它们的演进之路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移动运营商现有系统侧重于计费和信控的实时性、业务的即开即通等,而固网运营商则侧重于组合业务营销和流程的自动化管理等。

    因此,固网运营商的计费系统着重要加强信用控制能力、计费实时能力和即时开通能力,移动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则需要提升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能力、并支持组合业务计费能力。

[1]  [2]  [3]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全业务  融合  计费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