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75期 >> 特别策划 >> 正文
“平衡性”支撑新联通的新宽带战略
2008年7月14日 10:48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徐超

    新联通的G网用户在超过1亿户后,仍以每月100多万户的净增加值持续增长,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联通G网稳定地保持着国内第二大移动网络的地位。

    固定网络方面,网通并入新联通后,网通的运营对于新联通整体价值将非常关键。2007年网通超过2200万宽带用户的平均ARPU值为65元,而本地电话ARPU值为37元,宽带已经成为网通业绩的主要拉动因素。

    在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上,虽然新联通在规模和收益上都不占优,但从技术均势上来看,新联通有着全业务运营的最佳平衡性,这将是新联通在三巨头竞争格局中的有力卖点。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平衡性带来的互补性超过另两家全业务竞争者,导致新联通在宽带建设上具有更丰富的选择,这种特点将可能是新联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点之一。

    无线宽带新机遇

    2008年世界通信大会宽带论坛的热点话题是无线宽带。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宽带产业的FMC趋势更加突出,并将引导宽带应用的下一步发展。

    H3C运营商解决方案部的专家分析,国内有约1500万手机用户有较为强烈地高带宽需求,迫切需要高速率无线接入,愿意升级或更换无线终端;近1亿手机用户对高带宽业务感兴趣,可见目前庞大的用户群中积累了大量潜在升级需求。

    目前,网通的宽带战略也积累了数千万数据客户,这部分客户也有着“动起来上网”的强烈需求,一旦提供合适的手段,如漫游、套餐优惠等措施就将促使市场爆发出难以抑制地“雪崩”式需求。

    而剥离C网后的新联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其基于CDMA无线宽带数据业务方面的“相对”优势也一并剥离。联通G网由于长期以来的“跟随战略”以及市场定位的问题,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时,与竞争对手相比,刚刚升级的GPRS无线数据业务处于明显下风。

    网通的加入,使包括WLAN在内的各项无线宽带技术成为补足这一短板的有效选择。H3C运营商解决方案部的人士认为,新联通G网立即升级到WCDMA面临时间和成本压力,而GPRS+WLAN的组合方式,可以充分发挥G网与WLAN的组合优势,迅速打开无线宽带市场。

    从2002年起,网通就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基于Wi-Fi的“热点”建设,2007年,长三角地区甚至实现了WLAN的跨省漫游。到目前为止,网通在全国尤其是南方及沿海地区的“热点”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目前,用户手中已有大量支持WLAN的迅驰笔记本电脑、PDA、手机(如iPhone),支持Wi-Fi/GSM或Wi-Fi/小灵通的双模移动终端、数据卡,这些都将在短时间内吸引部分数据客户转为新联通用户,并且不断吸引对高带宽有需求的新用户,这一长期竞争优势预计会在3年内明显见效。

    此外,作为奥运合作伙伴,网通在WiMAX和McWill这些新一代无线宽带技术上也有商用投入,运用得当的话,能够为差异化竞争布下更多棋子。毕竟,客户只关心体验,并不关心业务背后的技术。新联通的GPRS+WLAN可在无线宽带市场培育第一批客户,其良好体验将为未来的3G和4G市场培育忠实用户打下基础。

    实现差异化宽带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将有40亿至60亿的观众收看赛事,有2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记者涌入北京。

    新联通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网通的奥运合作伙伴经历,能够为新联通的宽带业务打造一个可控制、精细化的全新宽带网络。

    中国网通奥运中心副总工张翎表示,网通将打造一个在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奥运会,支撑网络全部宽带化,重要区域采用直接光纤到桌面的技术,实现到桌面带宽达到2.5Gbit/s;对普通用户则实现2Mbit/s及以上宽带接入。

    2008年3月,华为宣布中标网通EPON集中采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华为将提供SmartAXMA5680T光接入设备,为网通全国宽带用户提供光接入服务。该设备提供统一的全光接入平台,实现EPONGPON和P2P技术的统一接入。

    在宽带技术中,GPON的优势在于更好的质量、管理和多业务能力,并且速率高、性能好,具备多业务支撑能力(特别是支持TDM和SAN的能力)和电信级管理能力。网通主持的GPONOLT和ONU的互通测试以及相关标准化工作表明,2008年GPON互通的国内标准化工作将进入尾声,GPON的产业环境全面好转。

    这些都表明,网通的宽带战略将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可控可管方面,着力打造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宽带网络,这一努力在2008得到初步显现。

    目前,网通在北京构建了号称世界上第一个的商业化智能光网络。网通方面介绍,这个网络将实现更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通过引入传输控制子层概念,在宽带接入上加入控制点,实现对宽带网络更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来保证业务质量,实现稳定的商业模式开发。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重组  新联通  宽带  支撑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