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67期 >> 新闻评论 >> 正文
应急通信建设亟待完善 突破意识、体制瓶颈是关键
2008年5月20日 10:36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倪兰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四川、甘肃、重庆、陕西等多地的固定电话、手机等日常通信不同程度受损,各级政府部门、武警公安、各通信运营企业的应急通信系统接过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的重担。

    有消息表明,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州应急办主任何飚与汶川县县委书记王斌经过近“11个小时”才通过卫星电话取得了联系。

    在这里,应急通信系统该如何部署建设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完善的应急通信平台极少

    贵州省应急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虽然近两年国家政府和原信息产业部大力强调应急通信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和通信企业建立应急通信预警机制、做好应急通信配备,但从无到有毕竟仅有两三年时间,“各地应急通信平台建设称得上完善的没有多少”。

地震中,应急通信系统该如何部署建设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在之后与四川管局一位工作人员的短暂沟通中,他也向记者证实,目前省一级政府和通信运营企业的应急通信保障都能在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但地、市、县级的应急通信装备力量依然比较薄弱。“在阿坝辖内,汶川已是经济条件相当不错的地区,不过我们也不能确定它到底有没有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装备。”

    而即便是在东部地区较发达的江苏,该省应急部门的相关人士也指出,省内的许多县级地区还未装备应急通信设施。

    意识、体制问题难解决

    在此次抢险救灾行动中,卫星通信发挥了极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卫星通信设备几乎都是各部门、各大运营企业紧急调往灾区的。“这至少说明就卫星电话这一应急通信手段来说,当地装配的情况确实不乐观。”贵州省应急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

    据记者了解,在地方上,各地通信管理局一般会拥有原信息产业部统一配备的一套卫星电话,驻扎当地的部队也会有统一配置,而当地其它政府部门的卫星电话需当地财政拨款购买。

    “如同人们一直所了解的,卫星电话终端价格不菲,仅能实现基本通话功能的都要卖几万元,而那些具备了更多功能、能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的终端价格更是高达十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此外,卫星电话的相关使用费和通话费也比较昂贵。”该负责人指出,“不过,对于一个县来说,几万元并不是大数目,不配置卫星电话主要还是人们的意识问题。”

    他表示,一般来说,卫星通信的独特优势仅在地震这种巨大灾害发生时能体现出来;在其它状况下,只要常规通信系统未大面积瘫痪或能够很快修复,卫星通信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他以贵州省内的一个真实事件为例。某县城发生泥石流,周围公路下的光缆全部被泥石流冲断,交通、通信全部中断。这一灾害已属较为严重的类型,但因地理范围不大,当地临时启用早在国家发布禁令前就已建好的CDMA450M系统救了急,很快就度过了难关。“我们一般遇到的都是级别较低的事故,根本就无需使用卫星电话。”同时,该人士坦承,自己所在部门的卫星电话已配置很久,一直闲置,只在几次应急演练中简单使用过,还从未在实际事件中派上过用场。

    “所以人们往往会很矛盾:一方面,他们觉得应该储备应急通信设备以防万一;可另一方面,他们看不到严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又觉得进行这种投入可能会造成浪费。这也就难怪他们在意识上不重视了。”

    当然,经过此次地震,以卫星通信为主的应急通信设施的装配必然会成为国家极为看重、并会大力抓紧落实的工作。不过,该负责人认为,应急通信设施在地方的落实到位依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很好解决的体制问题。

    “首先,国家该怎么大力落实?如果是发一纸行政命令,但这样的特殊通信不大可能在每一级行政机构都备上一套,那么到底是逐级装备到县里合适,还是应该再往下装备到乡、镇一级?国家对这点很难有非常明确的把握,如果全国各级都装备,确实可能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他表示。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统筹管理问题。各地应急办会统筹应急保障工作,但因所属行政体系不同,许多部门的应急通信设施都是由各自保存、维护的,并没有一定系统的统计和管理。“即便是对各自属内的通信运营企业,不少通信管理局也弄不清楚它们到底有多少可用的卫星通信等设备,更不用说掌握其他政府部门的情况了。而这样的信息不畅,无疑对关键时刻的抢险救灾是毫无裨益的。”该负责人表示。

    应实施国家补贴及辅助措施

    一位曾在西南省区电信工程局工作的人士认为:“应急通信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成为电信普遍服务的一部分。在目前的村通工程中我们只能看到一般意义上的通信服务,却基本看不到对应急通信平台的建设。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种缺失。当然,由于应急通信的特殊性,我们不能要求相关企业独力承担普遍服务,国家应该给地方上一些支援和补贴。”

    他还认为,从地方实际应用角度来说,目前或许可以保留和重新启用部分因技术更新而被搁置或面临淘汰的通信手段,使之成为辅助的应急通信手段。比如可以保留一些卫星中继电路,虽然其作用相较光缆有很大差距,但只要电信交换局能够抗震,卫星中继电路就可以在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以弥补卫星通信等应急通信手段在乡镇地区缺失的不足。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地震  救灾  应急  通信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