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化 >> 政府 >> 正文
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 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2007年8月10日 08:40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具有民族特点的电信业务,在农牧区搭建信息平台如“农信通”,实施“畅通农牧信息网助力建设新农村”项目等,大力推动电信业服务社会信息化进程。积极发展内蒙古地区软件产业,加强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其中蒙古文基本字符集已纳入国际标准,安排了基于少数民族文字语言的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2003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软件(蒙、维文等)(2005年)等项目,对内蒙古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娄勤俭:一是继续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不断扩大通信网络在农牧区的覆盖,将“村村通电话”工程逐步向自然村延伸;加快互联网网络向农村延伸,保证当地通信发展的需求。鼓励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光缆、微波、特别是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分阶段、分层次地扩大通信网络规模,提高网络技术层次和水平。积极稳妥地对传统电信网进行优化改造,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是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引导企业根据自治区的民族特点和用户消费特征,设计实用的资费套餐和业务种类,有效降低电信消费成本。积极推动电信运营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开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型IT公司到自治区投资,形成特色产业的聚集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发展,走资源节约、污染减排、节能环保的新型发展道路,做大做强自治区信息产业。

    四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继续组织开发和推广面向内蒙古地区的价格低、易用性好的计算机、数字家电、通信设备、软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继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对内蒙古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钢铁、煤炭、电力、乳业、羊绒等自治区优势产业中的应用。加强农牧业自然资源、生产管理、农畜产品流通、农牧业科技以及各类旱、涝、虫灾的历史数据等数据库的开发,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经济预测预警、灾害防治、气象预报等系统,为广大农牧民提供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综合服务。继续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能力。抓好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为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地区实际,结合卫星电视的管理要求,积极推进基于安全接收功能的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家电骨干企业进一步开展普及型广播电视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丰富少数内蒙古地区的消费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1]  [2]  编 辑:董玉楠
关键字搜索:内蒙古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