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G >> TD-SCDMA >> 正文
 
高负荷下TD网络性能的优化
http://www.cww.net.cn   2010年8月9日 08:32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工信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 郭 靖 黑龙江移动通信公司鹤岗分公司 郭晨峰

被叫位置更新可通过边界调整、精确寻呼和寻呼策略解决。

弱覆盖问题可通过频率/扰码/邻区优化解决。

普通天线问题可通过系统参数优化解决。

运营商应从源头控制干扰,包括RF优化、频率/扰码/邻区优化、边界调整和街道站专项优化四种方案,通过网规算法解决。现网存在PCCPCH频率复用度低、DPCH频率复用度高问题,使用这四种方案后网络质量会明显提高,DPCH RSCP覆盖率(>-85dBm)提升近7%。

TFFR软频率复用、iDCA/MDIC算法、精确寻呼和寻呼策略和系统参数优化四类属于躲避干扰,可以通过改善RRM算法来解决。系统参数优化包括功控参数、寻呼策略优化、信令帧发送策略优化、切换参数优化、RM参数、DCA参数等。

实施网络优化后,寻呼成功率提高了1%,下行干扰掉话次数提高40%。

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算法属于减小干扰的方式,可以改进RTT算法解决。

紧密的频率组网方式对网络质量、容量均构成重大威胁,高负荷下同频干扰主要来自邻区,同频干扰抑制算法采用DCA算法能够有效减少干扰,降低掉话率。

网络优化结果

从现网数据分析看,对比不同地区的优化结果,通过加载干扰分析,运营商实施不同优化方案后业务信道DPCH ISCP的水平明显提高了4%~9%;而业务信道DPCH C/I加载干扰后,优化水平提高明显,最高提高5倍。

TD网络的发展建议

TD高负荷对网络的影响较大,而且对未来网络建设和规划都有明显的影响,对网络发展提出了挑战,对此笔者对未来TD网络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提前预警。建立基于质量和客户感知的高负荷网络预警机制,支撑网络扩容和市场放号。

灵活异频组网。开展TD网络A+B频段组网研究,建立一套基于不同规模、不同负荷、不同区域的灵活频率组网方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同频干扰算法。加速完善设备厂家同频干扰解决算法,提升高负荷下的网络抗干扰能力,解决高负荷下网络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用户感知与优化。转变TD优化重心,开展基于业务信道优化的手段研究和能力提升,改变单纯导频信道优化思路为业务和导频信道优化并重,切实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客户感知。

实践应用。深化TD模拟加载成果应用,指导负荷逐步上升过程中的TD网络规划优化工作。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TD  3G  网优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推荐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